買家二期款遲繳怎麼辦?履約保證救權益關鍵步驟曝光 專家:少1動作吃大虧 M傳媒
房屋買賣交易過程中,最令人擔憂的狀況之一就是買方款項未能如期支付。近日有網友求助,表示房屋成交後,買家遲未將第二期款項匯入履約保證專戶,仲介僅表示需要「多一點時間籌款」,讓賣方不知如何保障自身權益。這種情況在房市交易中並不罕見,尤其在今年央行限貸令導致銀行貸款排撥時間延長的背景下,更易產生履約糾紛。
履約保證機制的保護作用
根據房屋交易流程,通常分為簽約、用印、完稅、過戶、交屋五個階段。買方在各階段需按約定支付款項,這些資金會匯入「履約保證專戶」中。這個專戶是由第三方機構(如銀行或建築經理公司)負責管理的獨立帳戶,任何人不得隨意動用專戶內的資金,直到交易完成後才會撥付給賣方。
買方違約時的處理方式
當買方未按時支付款項時,賣方可採取以下步驟:
1. 確認履約保證條款:首先審視買賣契約中關於付款期限和違約責任的條款。通常契約會明確規定各期款的支付時間點和遲延付款的處理方式。
2. 書面催告:透過仲介或地政士向買方發送書面催告通知,要求其在特定期限內履行付款義務,並保留催告證據。這是後續法律行動的重要依據。
3. 協商解決:可與買方協商新的付款時間表,但最好有書面補充協議,並確保仲介和地政士作為見證方參與其中。
4. 啟動解約程序:若買方明確表示無法履約或經過催告仍不付款,賣方可依契約規定解除買賣契約,並依法沒收已支付款項作為違約金。
5. 尋求法律協助:如協商未果,可委託律師發存證信函或提起訴訟,要求買方履行契約或賠償損失。
專家建議與預防措施
房產專家建議,為避免類似情況,賣方可在簽約前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選擇信譽良好的仲介公司:大型房仲公司通常提供較完善的履約保證服務。
明確契約條款:在契約中明確約定各期付款期限、遲延付款的罰則和解約條件。
定期跟进:交易過程中主動與仲介、地政士保持聯繫,了解買方付款進度。
M觀點 房屋買賣金額龐大,交易過程中的任何環節出錯都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當遇到買家遲未付款的情況時,賣方應保持冷靜,依據契約規定和履約保證機制,逐步保障自身權益。同時,選擇有良好履約保證機制的交易對象和仲介公司,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交易風險,確保買賣雙方都能安全完成交易。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賴傳媒、記者爆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