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捷運綠線周邊開發啟動 打造水岸生態與可負擔住宅新典範
桃園市政府都發局自9月11日起,啟動桃園捷運綠線G12、G13和G14車站周邊土地開發公開展覽作業,這項總面積達347公頃的開發計畫,不僅將串聯藝文特區、蘆竹南崁市區和航空城生活圈,更規劃了41.5公頃的大型都會河濱公園綠地,並首度納入完整的永續住宅政策,預計打造桃園首個以水岸環境為核心的都會生活圈。
開發亮點:生態與交通並重的規劃理念
都發局長江南志表示,這次開發計畫彙整了2020年及2024年公展後的民眾意見,重新調整定位,特別依循地景風貌,在G13和G14站間的南崁溪、茄苳溪交會處劃設41.5公頃的公園綠地。這片都會河濱公園周邊還規劃了產業專用區,預計引進休閒遊憩產業,未來民眾透過捷運即可輕鬆抵達,享受河濱特色的綠地空間。
交通網絡方面,計畫新增一條從航空城到桃園藝文特區、寬達30米的主要聯絡道路,這將有效強化區域交通連結,支援未來產業進駐的運輸需求。同時,在G12站特別保留埤塘景觀,結合農業產銷轉型,劃設約5公頃的農創市集用地,作為全市農業服務升級與休閒發展的基地。
創新政策:納入永續住宅概念
此開發案最引人注目的是首度納入完整的永續住宅政策。江南志指出,計畫將「社會住宅」和「可負擔住宅」概念納入細部計畫,要求開發商須提撥一定比例的可負擔住宅,提供青年更多居住選擇。同時,三個捷運場站周邊保留約17公頃的社會住宅基地,市府將規劃導入社宅和社會福利設施等公共建設。
公民參與:公開展覽蒐集民意
都發局已安排於9月29日在蘆竹區公所、10月2日在桃園區公所舉辦公開展覽說明會,廣泛蒐集民眾意見作為後續都市計畫審議參考。各公民或團體對計畫案如有任何建議,可以書面方式向桃園市政府或區公所提出。
M觀點 這項開發計畫代表桃園都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以大眾運輸導向開發為基礎,結合生態保育與可負擔住宅理念,展現了永續城市發展的新思維。隨著公開展覽作業的啟動,市民的參與意見將成為塑造未來城市風貌的重要力量,期待能打造出兼顧發展與環境永續的優質生活圈。圖/桃園都發局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賴傳媒、記者爆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