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臺南市因丹娜絲颱風及連續豪雨引發災害,14級以上陣風導致麻豆區文旦柚、東山區龍眼等作物嚴重落果、枝條斷裂及果皮擦傷,損失涵蓋農產業全品項及林業副產物如竹筍初估超過10億元。颱風潮流重創沿海養殖業,漁業損失約2.2億元,涉及470公頃養殖水產及超過250艘漁船(筏)受損,停電導致魚隻大量死亡。漁港區域設施嚴重損壞,災損金額約1億元。畜牧業損失嚴重涉及畜禽及畜禽舍、堆肥舍,損失達2成以上,復養時間超過半年。農業部陸續公告臺南市納入現金救助範圍,涵蓋農產業全品項(稻米除外)、森林副產物(竹筍)、魚塭養殖全品項、畜牧全品項(含畜禽及畜禽舍、堆肥舍)及牡蠣養殖等五大類別。

災害發生後,臺南市政府農業局於災後第一時間調查農損,優先清理落果及農膜、黑網等農業廢棄物,降低病菌滋生風險、協調國軍及清潔隊支援加速環境復原確保農民儘快復耕,並於後壁、七股、北門等11個區公所設立「丹娜絲颱風災害救助單一窗口」提供假日服務,受理現金救助及申請簡化流程縮短審查時間。同時也協助農民使用「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申請救助。另農業部也公告臺南市為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地區,溫網室等設施重建補助提高至8成。


再者,臺南市政府農業局迅速啟動災後復原工作,補助發電機油料最高每日1萬元(7天上限)結合中央與地方資源積極協助農漁民重建生計,並規劃長遠防災策略以提升農漁業韌性降低未來天災衝擊。針對養殖漁業的專項補助與低利貸款幫助漁民重建設施並恢復生產,新增產業輔導項目包括養殖物維生設備及發電機,救助範圍擴大至未登記但有產銷履歷的養殖戶,加大溪北地區的基礎建設提升災害應對能力。新增貸款項目包括養殖物維生設備及發電機。
農業部公告北門、將軍、七股及安南區漁船(筏)為救助對象,提供漁民申請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船外機補助購買新品8成,協助受災漁民儘速恢復生產,穩定漁業經濟與民生供應。

臺南市開放農產業、漁業、畜牧業及漁船筏經濟相關災害現金救助申請,申請救助金額總計已經超過18億元。公告畜牧全品項為救助地區重建補助提高至8成,屋頂修繕及發電機補助分別為8成與低利貸款免息一年。農業局勘查災損彙整養豬產業意見後,向農業部爭取提高救助金、增列救助設施項目及畜禽飼養場申請資格、延續禽舍現代化補助計畫、補助及協助清運石棉瓦、補助發電機及山貓等因應災害必要設施需求項目。

整體而言,臺南市政府秉持「從速、從優、從簡」原則,加速補助核撥與重建工作,農業局持續強化防災措施推廣永續農業,規劃農村再生計畫結合農村活動,吸引遊客體驗臺南農村文化提升農漁民收益與產業復原力。市政團隊希望能打造優質水產環境,以養殖生產環境改善、設置牡蠣吊掛設備及漁港設置海廢暫置區為方針來促進臺南漁產業永續發展。藉由漁業科及漁港所兩單位共同推動南市漁業發展,促進業生產轉型結合生產、生活、生態與文化、休閒、觀光於一體,提高漁業經濟價值創造漁業永續經營。

且在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狀況下,農業局計畫強化溫室結構、推廣抗風作物品種,並鼓勵農漁民參與農魚業保險以降低天災損失風險,推廣農產加工例如將受損但仍可食用的文旦加工成果汁或果乾,減少農民損失同時開拓多元銷售管道。未來也會強化預防性措施、建立災害資料庫,並定期模擬演練以提升應對效率。農業局將持續強化防災基礎建設,簡化補助流程並推廣永續農漁業,持續協調爭取更多農漁業天然災害預備金,與農漁民攜手打造更具韌性的臺南長期農漁業韌性。

丹娜絲颱風臺南市政府扶助措施及農業部專區:https://agron.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33984&s=8757036


 臺南市政府 廣告

新聞來源:藝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