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穹陵紀念花園打造永續家族安奉新典範 翻轉傳統墓園印象
皇穹陵紀念花園提供多元塔位與預算選擇,並能讓家族共同安奉的生命園區。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蔡智銘/南投報導】
慎終追遠是國人重要的傳統習俗,然而在台灣地狹人稠的環境下,傳統土葬已難以應對現代社會的環保與永續趨勢。儘管政府積極推廣環保葬,但多數民眾仍難以接受。在此背景下,提供多元塔位與預算選擇,並能讓家族共同安奉的生命園區,成為民眾更重要的考量。座落於南投名間鄉的「皇穹陵紀念花園」以「家族共奉,圓滿團聚」為核心理念,打造一處結合環保、永續與情感陪伴的現代化生命園區,為傳統殯葬文化注入新氣象。

皇穹陵園區內綠意盎然、鳥語花香,更像是一座可供家人隨時探訪的公園。
皇穹陵園區內綠意盎然、鳥語花香,更像是一座可供家人隨時探訪的公園。

公園化設計,讓追思成為家族團聚

位於南投名間松柏嶺受天宮旁的皇穹陵紀念花園,跳脫傳統墓園給人陰沉、冰冷的刻板印象。園區內綠意盎然、鳥語花香,更像是一座可供家人隨時探訪的公園。皇穹陵總經理向恆達表示,傳統墓園常因偏遠荒涼,導致清明掃墓僅由少數人代表前往,久而久之便削弱了家族團聚的意義,甚至造成世代間的文化斷層。「如果因為擔心環境不好,害怕小朋友不敢去,那就太可惜了。」向恆達說。為此,皇穹陵特別打造公園化的休閒空間,園區內設有咖啡廳,讓追思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全家人能一同前來緬懷先人的溫馨時光。

皇穹陵紀念花園採用獨特的地宮式設計。
皇穹陵紀念花園採用獨特的地宮式設計。

「地宮式」塔位,兼顧環保與傳統需求

不同於一般向上堆疊的納骨塔,皇穹陵紀念花園採用獨特的地宮式設計。向恆達指出,這不僅讓告別回歸「入土為安」的本質,也呼應「塵歸塵、土歸土」的自然觀。
考量到部分民眾對環保葬接受度不高,皇穹陵早在 20 年前便推出「兩宮格、四宮格、九宮格」等多樣化塔位設計,讓家族先人能最大化地安奉於同一處,大幅減輕後代的經濟負擔。這種設計相較傳統塔位更具空間效益,符合政府推動的環保目標,也確保了園區的永續經營。

皇穹陵紀念花園提供早晚課誦、初一十五上供等宗教儀式,讓家屬安心。
皇穹陵紀念花園提供早晚課誦、初一十五上供等宗教儀式,讓家屬安心。

全方位服務,撫慰生者心靈

除了優美的園區環境,皇穹陵更重視服務的溫度。園區每日專人打掃,維護得一塵不染,並提供早晚課誦、初一十五上供等宗教儀式,讓家屬安心。向恆達強調,皇穹陵秉持「冥陽兩利」的精神,透過佛法與善行的功德迴向,不僅利益在世家人,也撫慰已故親人。

皇穹陵紀念花園提供「一條龍」的專業禮儀服務,讓每場告別都能圓滿而安心。
皇穹陵紀念花園提供「一條龍」的專業禮儀服務,讓每場告別都能圓滿而安心。

園區內的生命會館,融合大量自然元素,將治喪儀式從沉重轉為溫馨。同時,皇穹陵提供「一條龍」的專業禮儀服務,從生前契約、接體、佛事功德到安奉入塔,皆有專業團隊協助。並根據不同需求與預算,提供 A、B、C、D 四種方案,讓家屬能依自身情況選擇,不受金錢多寡影響孝順的價值觀,讓每場告別都能圓滿而安心。

皇穹陵紀念花園推出「兩宮格、四宮格、九宮格」等多樣化塔位設計,讓家族先人能最大化地安奉於同一處,大幅減輕後代的經濟負擔。
皇穹陵紀念花園推出「兩宮格、四宮格、九宮格」等多樣化塔位設計,讓家族先人能最大化地安奉於同一處,大幅減輕後代的經濟負擔。

展望未來:推動永續理念,傳承家族情感

向恆達觀察,近年來越來越多民眾接受家族共奉的觀念,希望將散落各地的祖先集中安奉。皇穹陵的多宮格塔位,正好滿足了這項需求,讓後代子孫能輕鬆實現心願,並擁有一個便於追思先人的場所。
展望未來,皇穹陵紀念花園將持續在永續與環保的基礎上,兼顧傳統習俗。向恆達透露,未來在觀念更進步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推動「塔位輪葬」的創新模式,讓後代能基於情感連結,更彈性地運用塔位,讓生命園區達到更深層次的永續。皇穹陵期望透過環境友善、家族延續與情感陪伴的價值,為台灣殯葬文化開創嶄新的局面。

官方網站https://www.atman.com.tw/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7J5mqa4rU/?mibextid=wwXIfr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賴傳媒、記者爆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