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文博/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今(5)日下午2時於北區成功里活動中心舉辦「台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4期新建工程(東工區)」第2場公聽會,與會民眾指出,希望政府不要再迷失高架公路能改善市區交通,而未來會有更好的交通改善方式,包括捷運等,整個北外環的工程到此結束,符合早期規劃新市科學園區與安南區科技工業區連接的快速道路。

這次公聽會分2時及4時各一場,通知單一樣懸掛在中華北路路口公告,公文雖有邀請市議員及里長,但沿線居民大都未獲通知,而獲得通知的是上次參與公聽會,但時間是寫4時,因此被通知4時的居民一樣會於2時前往。

前市議員吳清遊指出,第一次的公聽會,與會民眾全部反對北外環南移,這次的公聽會內容與上次一樣,換湯不放藥,如市府堅持要在中華路面上興建,地方民眾一定會誓死掊爭。
自救會代表蔡善甄,北外環南移蓋在永康中華路與北區中華路上,每天面對噪音、空污、高頻與低頻的震動,長期下來,路旁的住戶那裡受得了,且內政部營建暑於民國112年就發文給市府,要市府要與地方民眾取得共識,才能持續興建,但市府我行我素,根本未舉辦公聽會與地方溝通,一直北外環南移工程快興建完成,才來召開公聽會。
民眾表示,南市府的環評數據在那裡,北外環通車後,噪音、空污排碳量、音分貝數等,有沒有正式提出,且如何防範這些,來避免路旁民眾受損等,根本均未有說明,這等於當人民是無知,且如共產黨的做法,要民眾順著政府的意思讓工程進行。
自救會表示,北外環在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及前台南市長許添財時就規劃,當時這條道路是從新市科學園區到安南科工區的計劃道路,且沿線有幾個小工業區,讓這些工業區連成一線,讓運輸更方便,來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目前的北外環從新市至安南區台江大道已完成並通車,以目前的情形,已符合當初的規劃,無必要再興建下去。
立委謝龍介執行長童小芸指出,南市府一定要與反對居民進行溝通,且此案也有3年以上,為何市府一直未做好,如之前鐵路東移案,最後一一溝通後,讓反對聲音逐漸減少並可施工,大建設定有大破壞,這方面一定要良好的溝通。
市府聘請顧問公司指出,北外環南移進入市區,可以解決市區擁塞的交通,如沒有,到了140年,台南市的市區對外的交通一定會十分擁擠。
曾任前高雄縣長楊秋興副市長的郭泰源指出,希望市府不要迷失高架道路可改善市區交通,未來市長、市府人才與科技也會進步,定會有新的想法,包括捷運系統等,因此北外環工程到此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