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共遊.體驗農村的慢與真」遊程到後龍水尾社區以在地漁產特色親手體驗「DIY一夜干」。(圖/記者林均和攝)

記者林均和/苗栗報導

邀請遊客認識不一樣的苗栗海邊村落跟山村,苗栗縣政府推動「114年金牌農村推廣計畫」,首場主題踩線活動「山海共遊.體驗農村的慢與真」8月27日邀請接待國內外旅遊業者,走訪截然不同生活風味的後龍水尾社區及西湖湖東休閒農業區,透過在地文化、環境教育與農事體驗,打造一場兼具休閒、學習與企業社會責任的深度一日遊。

後龍水尾社區梁清文里長導覽「牽罟路文化巡禮」,介紹牽罟使用的漁網。(圖/記者林均和攝)
▲後龍水尾社區梁清文里長導覽「牽罟路文化巡禮」,介紹牽罟使用的漁網。(圖/記者林均和攝)

這次行程規畫的遊程,其實更像是一場 企業與地方共好的行動。首站來到至今還保留的傳統動牽罟活動的水尾社區,帶領遊客展開「牽罟路文化巡禮」,從牽罟路開始介紹於漁村的牽罟認識百年生活的智慧,負責導覽的水尾里長梁清文也提到以前都是由地方上的老人觀察海上的魚群是否豐富再決定號召居民出動參與;另外結合在地漁產特色還可以親手體驗「DIY一夜干」與「海廢療育手作」,讓遊客體驗傳統漁法以及從環保永續出發的創意再生,感受社區團隊守護地方的用心。而午餐則安排最具特色的「牽罟特色餐」,將海岸文化融入餐桌,細細品味屬於海邊村落的生活。

西湖湖東休閒農業區的有機農場體驗採菜,關心農業生態。(圖/記者林均和攝)
▲西湖湖東休閒農業區的有機農場體驗採菜,關心農業生態。(圖/記者林均和攝)

而在下午的行程安排則是移師湖東休閒農業區,先以低碳電動遊園車走過老街,看到當地居民曾經的繁華生活痕跡,認識曾經輝煌一時的打鐵店鋪,是老街居民生活中伴奏聲響,然後走訪農村小徑,到有機農場親手採摘當季蔬菜,體驗食農教育與友善耕作;還安排有「金工手作課程」,讓參與者親自敲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金工鑰匙圈,體驗打鐵師傅的手感。

西湖湖東休閒農業區的老街目前僅剩一家還在營業的打鐵舖。(圖/記者林均和攝)
▲西湖湖東休閒農業區的老街目前僅剩一家還在營業的打鐵舖。(圖/記者林均和攝)

苗栗縣府表示,這次規劃的「山海共遊.體驗農村的慢與真」遊程是「金牌農村」精神的最佳體現,不僅能舒緩員工壓力、增進彼此情感,更展現企業落實CSR的具體行動。活動也同步準備雨備方案,如水尾社區「阿嬤ㄟ胖」麵包烘焙體驗,讓團隊學習以在地食材完成健康點心,延續社區關懷與綠色照顧理念。

西湖湖東休閒農業區安排有「金工手作課程」,讓參與者親自敲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金工鑰匙圈,體驗打鐵師傅的手感。(圖/記者林均和攝)
▲西湖湖東休閒農業區安排有「金工手作課程」,讓參與者親自敲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金工鑰匙圈,體驗打鐵師傅的手感。(圖/記者林均和攝)

活動尚未正式展開,就已引起的熱烈關注。縣府指出,透過「山海共遊」的規劃,期望帶動更多人走進農村、支持農村,共同打造一個更具永續力與幸福感的苗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