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5年8月27日 /美通社/ —
根據財報披露:
- 2025 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404%至 5.17 億人民幣。
- 2025 年上半年供經調整淨利潤 1.41 億,首次實現半年盈利。
- 上半年被納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標誌著投資價值獲得國際資本市場的權威認可。
- 報告期內,公司在多項業務線上均達成實現重要突破或者達成重大里程碑。
藥物發現解決方案:最強AI大腦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驅動藥物研發業務進入新階段
報告期內,藥物發現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實現非常強勁的增長,從2024年上半年的 6085 萬元增長 615.2 % 至 4.352 億元。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重大合作獲得了可觀的首付款,及多條管線成功達到相應里程碑。
1) 與生物製藥傳奇Gregory Verdine 教授成立的公司DoveTree達成重大合作,第一階段首付款金額約為5100萬美元,後續還有機會獲得4900萬美元的進一步付款。當達到潛在監管和商業里程碑的時候,我們將還有58.9億美元的潛在收益,以及額外基於產品年度淨銷售額的個位數百分點的銷售分成。 我們自主研發的AI+機器人藥物發現平台獲國際權威認可。這些成就標誌著我們的藥物發現業務進入新的增長階段。
2) 多個管線實現里程碑式跨越:
- 與某領先生物製藥公司合作的3個項目均已達到重要里程碑。特別是雙方於2024年啟動的一項針對慢性疾病領域的合作項目提前一個季度達到PCC里程碑,充分驗證了晶泰AI、計算與實驗深度融合的一站式技術平台在加速藥物發現方面的卓越能力。
- 我們與智擎生技製藥深度合作,成功開發出具備突破性治療潛力的 PRMT5 抑制劑 PE-0260,目前,智擎生技已完成IND申報,並已經啟動了臨床試驗。
- 我們與孵化公司希格生科合作的全球首款瀰漫性胃癌靶向藥物,獲得「醫藥界的諾貝爾獎」蓋倫獎(Prix Galien Awards) 最佳生物技術產品獎(Best Biotechnology Product)提名,我們獲提名的管線是本次唯一來自亞洲的管線,也是該獎項50多年來 第四次 提名中國公司。
- 得益於前期訂單的高質量交付,抗體業務在 2025 年上半年實現收入的大幅增長, 達到 2024 年全年收入的近二倍。 抗體業務已與多家國際知名藥企開展深度合作,業務角色也由服務提供商逐步升級為平台型的聯合開發者,顯著提升了單一客戶的生命週期價值。
- 晶泰AI賦能孵化企業萊芒生物,兩條管線取得重要進展。(1)其代謝增強型CD19 CAR-T 產品成功治療數位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2)晶泰助力其實體瘤CAR-T 項目加速推進IIT準備階段。我們通過AI算法與高通量實驗相結合的方式,優化了其核心代謝增強因子,顯著提升了與受體結合的親和力與免疫活性,加速其實體瘤項目在 2025 年上半年進入了研究者發起臨床(IIT)準備階段的進程。
3) AI能力持續升級,打造藥物發現超級大腦
- 我們在分子生成、自由能微擾、性質預測及晶體結構預測等方面已累計開發超過200個AI模型。2025年上半年,我們在前期戰略合作基礎上,持續推進模型的迭代和優化模型,進一步深化與輝瑞的戰略協作,共同打造新一代AI驅動的分子模擬平台。此外,我們積極拓展該平台在小分子、多肽及抗體等多樣化應用場景中的能力,全面賦能輝瑞的藥物研發工作。
- 我們的AI抗體研發平台XtalFoldR推出全新Ultra模式,相較於Normal模式,該模式在抗原-抗體複合物結構預測場景中的準確率提升了約10個百分點,顯著增強了該平台在複雜生物大分子建模中的表現。7月,我們自主研發的 AI 大分子藥物結構建模平台 XtalFoldR成功入選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人工智能十大創新技術(產品)」,並在大會現場重磅發佈。
- 報告期內,我們正式啟動分子膠平台的研發工作,圍繞新藥開發中的 DMTA(設計–合成–檢測–分析)閉環邏輯,積極構建貫通各模塊的數字化管理流程。目前,分子膠平台團隊已基本組建完成,並與多位產業界及學術界的關鍵領袖(KOL)建立了初步的互動合作。同時,平台已與多家藥企展開積極交流,並就具體靶點與篩選策略開展深入探討,初步獲得積極反饋,合作意向持續推進中。
- 在計算建模方面,團隊持續優化基於量子物理基礎的 XFEP 算法,並開發了針對分子膠構效關係的新型算法模型,具備親和力與活性評估能力,相關模型正在迭代升級中。
- 在實驗檢測方面,平台已建立多類適用於分子膠篩選的生物學 assay。依托公司內部的冷凍電鏡平台,團隊成功解析出具有行業領先分辨率的三元複合物結構,為後續的分子優化提供了關鍵的結構基礎。目前,CRBN依賴型分子膠的篩選工作已全面展開,針對兩個靶點已成功獲得初步活性Hit 分子。
- 2025年上半年,我們推出了全球領先的多肽&蛋白研發平台PepiX™,深度融合了生成式AI分子設計、自動化合成、萬億級肽庫構建與高通量篩選,通過「AI驅動設計-合成驗證」迭代體系,實現多肽與蛋白藥物研發的高效率、高精度和高成功率。目前,PepiX™平台已賦能多肽藥物早期研發、功能性肽類產品開發及化妝品新功效成分發現等多個領域,成果顯著:
- 在AI腫瘤疫苗研發中,平台設計的候選分子於臨床前動物模型中展現出強免疫原性,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自主開發的兩款可口服降糖/減脂多肽保健產品已完成功效和毒理驗證,進入申報流程;
- 和新加坡國立腫瘤中心(NCCS)合作的某腎癌FIC靶點的開發項目,利用該平台上環肽設計和高通量篩選的能力,迅速達成交付里程碑,已推進到下游功效驗證。
在平台差異化建設方面,我們已成功構建超過2,000個非天然氨基酸單體庫。該庫中的單體具有易於化學合成、結構多樣性高、穩定性強等優勢,且全部單體實現了計算參數化處理。
- 我們在AAAI(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國際先進人工智能協會)大會上展示突破性研究成果mRNA2vec,開創 mRNA 智能設計新範式。該技術通過 AI 模型革新 mRNA 疫苗與藥物的研發效率,優化 mRNA 序列設計,顯著提升 mRNA 序列表達水平和穩定性,解決傳統篩選成本高、耗時長等難題。
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AI+機器人引領化學變革
報告期內,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實現高速增長,從2024年上半年的 4178 萬元增長 95.9% 至 8186 萬元。主要由自動化化學合成服務及XtalPi研發解決方案的高速增長驅動。
1) AI+機器人重塑研發範式,構建垂直領域超級人工智能:
我們通過AI+機器人的技術,打造了行業獨有的「高通量實驗-高質量數據-高智能模型」飛輪體系。我們的機器人實驗室平台實現了7*24小時不間斷運行,持續開展實驗,並快速積累海量的高質量數據。這一體系正在深刻改變傳統的研發方式,推動藥物和材料研發範式變革。我們堅信,以高質量數據驅動為核心的垂直領域AI for Science超級人工智能將成為一股顛覆性力量。
我們的AI模型和機器人實驗室已在化學領域實現廣泛應用,顯著擴大了可探索的化學空間,突破了藥物分子及新材料分子研發的關鍵瓶頸,並有效加快了交付進程。同期,我們在多項關鍵技術上亦取得重要進展:
- 未來化學領域-模型與數據驅動創新突破
- 在化學反應環節,我們依托機器人實驗室所積累的大量實驗數據,以及通過LLM模型文獻檢索工具PatSight 獲取的知識圖譜,成功建立了覆蓋常見反應類型的可合成性預測與反應條件推薦AI模型,在實際項目應用中,這些模型已將化學反應的成功率提升至85%以上。
- 在分離和純化環節,我們構建了面向條件篩選的反應條件推薦及產率預測模型,並已成功應用於多個客戶交付項目。在其中兩個項目中,產率均超過50%。
- 此外,我們已完成對Liverpool ChiroChem (LCC)的收購,LCC長期深耕手性化學領域,積累了全球領先的手性分子實體庫與高質量數據庫,在分子質量和多樣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能夠為AI模型在手性分子化學空間的探索中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支持。
- 具身智能技術突破:「靈動勺」攻克機器人實驗室關鍵難題
2025年上半年,我們在機器人實驗室領域取得顯著突破,特別是在具身智能技術應用方面實現重要進展。公司成功研發新一代模塊化機器人系統,通過整合先進的視覺感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解決了化學研究中極具挑戰性的難題。比如,公司研發的新一代模塊化機器人搭載專利柔性夾持裝置的靈動勺,成功模擬人手操作,展現出極高的靈活性,並得到了全球頂級大客戶的認可。該設計解決了行業的三大痛點:(1) 微量粉末精確分裝;(2) 解決了行業傳統方案對於不同粉末的適應性差的問題;(3) 無中間容器,減少昂貴原料浪費。
- Multi-Agent 引領化學變革:從大規模化學空間探索到全流程自主決策系統構建
2025 年上半年我們成功搭建了高性能、低成本的數據平台,可支持千億規模的化學空間可合成性預測,並結合Multi-Agent加速推動全流程自主化的化學合成試驗執行。
- LLM驅動藥物研發數據提取-PatSight專利數據挖掘平台加速結構解析
我們持續與IDEA研究院聯合迭代開發的PatSight專利數據挖掘平台,已在 LLM 與深度神經網絡技術支持下取得突破性進展。該平台可有效提取文獻與專利中的分子結構、活性、藥效和反應等核心數據,識別精確度高達到97%,顯著提升了化合物結構解析與數據獲取的效率。 PatSight 突破了傳統依賴人工處理的低效方式,為垂直領域的AI4S模型提供有效的公開大數據支撐。2025 年上半年,該平台已獲得多家國內外藥企的採購與合作訂單。
- 持續升級材料研究平台,探索多個材料領域應用。我們繼續拓展公司技術能力在膠粘劑、塗料、電解液、催化劑、高端碳材等化工新材料領域的應用探索,並且與多家材料領域的領先企業簽署訂單,項目總體進展順利。
2) XtalPi研發解決方案實現全球商業化突破
隨著晶泰技術能力持續升級,我們的XtalPi研發解決方案亦受到客戶的認可,並加速擴展國際市場。 報告期內,
- 我們與亞洲領先的韓國藥企JW Pharmaceutical 簽署數百萬美金的合作協議。晶泰科技將為JW提供包括高通量自動化合成工站、AI 驅動的反應條件優化系統及智能分析平台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此次合作還將為JW在腫瘤、代謝類疾病等重點領域的突破性管線開發提供堅實的技術底座,助力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候選藥物加速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 與良渚實驗室簽署數百萬美金的合作協議。將合作搭建一座由機器人驅動的生物材料實驗室,其中,晶泰將提供一套從合成到檢測全流程的智慧機器人平台。
- 與羅氏簽署了重要合作。晶泰科技將通過集成機器人、搬運模塊、掃碼模塊、存儲堆垛機模塊、托盤取放及試管搬運模塊等,實現分子砌塊的自動化分揀入庫、高通量存儲與精準定位出庫。
前景及展望
我們相信,科學研發的未來,孕育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與人類智慧的深度融合裡。當前,我們正以破題攻堅的姿態開拓未來——既要將技術瓶頸轉化為破局契機,把天馬行空的創新構想變為惠及社會的實用方案,構築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的超級人工智能。用科研新範式重塑人類文明的全新圖景。
關於晶泰科技 (XtalPi)
晶泰科技(「XtalPi Holdings Limited」,股份簡稱:晶泰控股,XTALPI,股票代碼:2228.HK)由三位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於2015年創立,是一個基於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賦能和機器人驅動的創新型研發平台。公司採用基於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人工智能、高性能雲計算以及可擴展及標準化的機器人自動化相結合的方式,為製藥及材料科學(包括農業技術、能源及新型化學品以及化妝品)等產業的全球和國內公司提供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解決方案及服務。
投資者關係聯繫人:
中國地區
晶泰科技投資者關係部
Email: [email protected]
Piacente Financial Communications
Tel: +86-10-6508-0677
Email: [email protected]
美國地區
Piacente Financial Communications
Brandi Piacente
Tel: +1-212-481-2050
Email: [email protected]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