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客家事務局舉辦崖線特展,讓民眾了解崖線這個屬於桃園人的故事。(圖/陳信維攝)

記者陳信維/桃園報導

桃園有一條從大溪、霄裡延伸到茄苳的崖線,為了讓這條崖線不要消失在桃園人的記憶中,客家局特別製作了實體模型,藉由崖線生活廊道特展,述說桃園富饒發展的故事。

副市長蘇俊賓娓娓道來霄裡地區地下水豐沛的原因,這個陌生的地理名詞「崖線」,造就了整個桃園水稻的故事及城鎮富饒的發展。

這個生硬的地理名詞「崖線」,就是古大漢溪改變河道的切面,桃園就位在這個古河道上而發展,也是世界唯一。

客家事務局特別籌辦了這場崖線生活廊道特展,並製作縮小版的崖線地景模型,讓民眾透過剖面圖及大伙房書院的手繪地圖,了解崖線這個屬於桃園人的故事。

我們每天都在崖線上生活,崖線既不是地理名詞,更是桃園城市發展重要的文化生命線,找機會來北區客家文化館,來一趟崖線小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