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苑鄉公所就和人劇團合作,希望透過藝文活動讓更多人能關注芳苑,也讓更多芳苑人動起來。(圖/芳苑鄉公所提供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彰化芳苑,擁有全台面積最大的潮間帶濕地,也有「海上糧倉」美譽;芳苑人為了這片珍貴美好的濕地,十幾年前拒絕了石化園區的模式,讓這片濕地能繼續存在,成為芳苑人想要守護的驕傲!

雖然這片濕地並未如預期被規劃為國家級珍貴濕地,但芳苑鄉親沒有放棄,2011年,紀錄片導演柯金源到此拍攝紀錄片,讓這片海岸濕地能讓更多人知道,自2023年起,芳苑鄉公所就和人劇團合作,希望透過藝文活動讓更多人能關注芳苑,也讓更多芳苑人動起來,人劇團導演蔡旻霓當初跟著柯金源導演來到芳苑,從此愛上芳苑的人和土地。

▲芳苑,我們的故鄉」由初成立的芳苑社區劇團首次在潮間帶泥灘地上登場。(圖/芳苑鄉公所提供)

2023年「芳苑,我們的故鄉」由初成立的芳苑社區劇團首次在潮間帶泥灘地上登場,述說對家鄉這片土地的情愁與期待,令人驚豔;第二年舉辦「破豆藝術季」,透過撥花生比賽、放映露天電影,以及踩進潮間帶欣賞舞台劇演出,讓夏天的芳苑搖身一變,彷彿上演一場漁村嘉年華。

▲第一屆的「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透過潮間帶的藝術風潮,展現在地的文化能量,讓更多台灣各地的民眾,一起接觸、了解更關心這片自然生態。(圖/芳苑鄉公所提供)

今年,2025年,在芳苑鄉公所、社區居民、人劇團的通力合作下,第一屆的「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透過潮間帶的藝術風潮,展現在地的文化能量,讓更多台灣各地的民眾,一起接觸、了解更關心這片自然生態。

▲由玉米雞劇團與在地居民以遊戲互動、戲劇共創藝術行動《走進潮光之間》。(圖/芳苑鄉公所提供)

今年的活動內容豐富多樣,除了兩條導覽路線-由聲舞團編舞家吳思瑋帶領芳苑媽媽組成的「永興樂舞班」在芳苑小路上《邊走邊跳》、由玉米雞劇團與在地居民以遊戲互動、戲劇共創藝術行動《走進潮光之間》外,在漁民廣場特別設置了《岸線之間:芳苑的濕地記憶與人海共生》靜態展覽,現場由LED行動媒體車將播放柯金源導演相關紀錄片。

▲踩進潮間帶欣賞舞台劇演出,讓夏天的芳苑搖身一變,彷彿上演一場漁村嘉年華。(圖/芳苑鄉公所提供)

靜態展由好聲藝工作室與芳苑國小孩子們利用在地自然資源與廢棄蚵殼、廢漁網等素材,進行大型裝置藝術創作「潮間帶上的孩子們」,透過影像、聲音、實體物件與互動設計,帶領觀者穿越芳苑的時空紋理,進入一場以「濕地為舞台、居民為敘述者」的詩意展演。同時漁民廣場上也有美食手作市集、社區團隊定點表演,此外也特地邀請知名DJ NOODLES 麵麵,展現派對女王的功力,將在夜間帶來一場音樂潮派對。

▲用藝術重新詮釋地方風景,讓芳苑的農漁文化重新被看見、被感動。(圖/芳苑鄉公所提供)

除了廣場內的活動外,更不能錯過由芳苑社區民眾在潮間帶演出的《生態劇場》,由導演蔡旻霓、兩位專業演員及社區居民共同發展創作,蔡旻霓說,「我們想用藝術重新詮釋地方風景,讓芳苑的農漁文化重新被看見、被感動。」觀眾將走入潮間帶,體驗在海岸邊觀看演出的獨特感受。

▲透過地方自主整合推動的藝術,轉譯芳苑的農漁村文化,推動地方創生與海洋永續。(圖芳苑鄉公所提供)

今年是第一次的潮芳苑藝術季,集結了整個芳苑的力量,主辦芳苑鄉公所在林保玲鄉長帶領下,除了向海委會、縣政府爭取活動經費,更包辦場地和行銷宣傳,也協助動員芳苑的六大社團擔任活動志工,社區、學校全部一起投入,大家的共同夢想,是讓這片潮間帶,透過地方自主整合推動的藝術,轉譯芳苑的農漁村文化,推動地方創生與海洋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