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知名票券電商平台GOMAJI,近年積極數位轉型,面對AI浪潮崛起,策略長吳鎧圳表示GOMAJI已經提前佈局大健康產業,並導入AI系統強化會員數據應用。吳鎧圳說:「GOMAJI 擁有超過600萬名會員,去年開始導入AI將每位會員的消費軌跡進行標籤分類,這樣可更精準的行銷推播。」據統計,近四個月全站各類別的消費人數顯著提升,單一商品類別最高成長達292%,特別是美食、美容、旅宿三大主力類別,總交易人數也增加了近34%。吳鎧圳說:「在我們平台消費的會員,比以往買得更多了!」
「貼對標籤,比丟對廣告更重要」總經理施凱文表示以前行銷靠感覺,現在靠標籤做決策,他舉例過去購買過親子旅宿的會員,可能對兒童葉黃素膠囊有興趣,熱愛燒肉的族群,則有較高機率轉單心血管保健品,當中最明顯的差別是,過去活動結束後要等一個月才整理出數字報表分析,現在活動結束隔天就能檢視,至多一週內就能修正方向,這樣不僅讓策略調整更即時,也降低人為判斷失誤與資源測試成本,提升整體決策效率。
▲ GOMAJI結合AI大數據提升整體決策效率。(圖/GOMAJI提供)
除了活化既有用戶,GOMAJI也針對即將流失的受眾進行預測與分群,透過AI判定潛在流失用戶,主動給予精準優惠並搭配簡訊發送,今年上半年會員喚回率相較去年成長達443%。總經理施凱文說:「這些本來快要消失的顧客,只要找對方式,就可能拉回來。」
此外,GOMAJI也開始佈局「第二曲線」投入大健康產業,攜手澳洲跨境電商平台OZWay,並和Hunter’s Dream、Healthy Care等品牌並在澳洲成立生技子公司 Maji Pharmaceutical,打造從原料、研發、生產到物流的一條龍供應鏈。執行長 陳素珍說:「我們不是只是多上架幾款保健品,而是直接投入源頭整合,深耕全球大健康市場。」
▲ GOMAJI同步佈局「第二曲線」投入大健康產業。(圖/GOMAJI提供)
數據轉型並非一蹴可幾,從系統建置、團隊訓練到決策流程再造,都是需要時間與成本的工程,總經理施凱文表示:「陣痛期真的很艱辛,但轉型成效初步顯現,如何在競爭激烈的電商與健康產業中穩健擴張,是我們接下來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