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8月4日 – 由發展局地理空間實驗室主辦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大獎2025》頒獎典禮今日在香港科學園隆重舉行。今屆比賽以「共創北部空間,共享都會數據」為主題,鼓勵學生及社會大眾運用空間數據,探索在北部都會區 (北都) 應用空間數據的各種可能性,攜手共建智慧宜居的香港。比賽吸引超過 140支隊伍、共約 460人踴躍參與,反應熱烈,創意成果豐碩。

頒獎嘉賓及獲獎隊伍大合照

典禮匯聚政府官員、業界翹楚、教育界代表及獲獎參賽隊伍,發展局空間數據辦事處總監陳宇俊先生致開幕辭時提到,今年主題「共創北部空間,共享都會數據」別具心思,亦可理解為「共創共享 北部都會 空間數據」,期望參賽隊伍發揮創意善用空間數據,共創北都未來。

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先生, JP、東華三院行政總監暨地理空間實驗室項目總監蘇祐安先生, MH, JP,以及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兼榮譽會長鄧淑明博士, MH, JP,分別擔任頒獎嘉賓,分享北都未來空間數據應用的前景及智慧城市的發展願景。他們提到,北都項目長遠,鼓勵社會各界尤其是年青人積極參與,以創新思維及技術,建構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

頒獎禮圓滿結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女士, JP 致閉幕辭時表示,今年主題別具意義,體現了發展局將北都發展與空間數據有機結合的目標。她指出,北都面積龐大,透過空間數據可協助降低水患風險、提升綠色低碳生活,以及推動低空經濟。她期望年輕人繼續善用創意和科技追求夢想,欣慰見到參賽作品的質素持續提升,屢創佳績。典禮亦邀請多位導師、評審,以及參賽學校的教師、家長出席,共襄盛舉,一同見證參賽者的卓越成果及喜悅。

本屆比賽設有高小、初中、高中及公開組四個組別,吸引逾 140支隊伍參與,得獎隊伍除了可獲豐富獎金外,亦會獲得寶貴機會向業界專家展示作品。

入圍作品題材廣泛,從歷史保育、智慧交通、生態環境到社區營造,充分展現參賽者對北都的關注與想像。參賽隊伍靈活運用空間數據,結合實地考察,加上地理空間分析、無人機、虛擬實境、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城市發展提出具啟發性的創新方案,展現科技如何融入日常生活,更可見年輕一代積極參與北都的發展,關心社區。

會場特設展覽專區,展示優勝隊伍的作品及實體展品,讓參觀者親身體驗得獎構思如何透過科技實踐,轉化為改善城市生活的創新方案,顯示空間數據結合創意的多元可能。

公開組冠軍作品「碳富翁」以北都淨零開發為藍圖,量化開發計劃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提供「遊戲」和「數據平台」的雙重解決方案。遊戲部分鼓勵公眾理性看待發展與環境的關係,了解建築技術如何降低對自然的影響;碳數據平台則透過監測新發展片區碳排放水平,讓北都可持續發展。

學生組別同樣大獲好評。高中組冠軍隊伍針對北都的水浸風險,提出兩項防洪策略:設置吸收雨水的「雨水花園」及暫存洪水的「下沉式廣場」。團隊透過分析空間數據,識別水浸高風險區域及合適的抗洪地點,並以模型比對防洪措施對城市水浸的成效。

初中組冠軍作品以垂直設計巧妙展現發展與文化共生的理念,模型上方是松嶺鄧公祠模型,裝有牌位及配合傳統工藝工作坊,提升公眾對文化保育的認識;地下商場則融合「北部文化魂」與商業元素,設有港鐵文化展覽廳、文創店、北都諮詢中心及時裝店等,傳達「文化不中斷,技藝不失傳」的核心理念。

高小組冠軍隊伍以故事地圖探索粉嶺傳統美食,結合熱點圖與快速地圖功能,向傳統店舖致敬,延續故事,透過規劃路線與專題內容吸引遊客,為店鋪提供建議,協助他們在時代變遷中傳承煙火氣息與文化情懷。

在公開獎得獎隊伍的座談會上,得獎隊伍與現場觀眾深入交流,分享項目理念與實踐過程、人工智能與空間數據融合的創新應用手法,展示北都在宜居、智慧、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無限潛能。

隨着空間數據的開放與應用日益普及,地理空間實驗室期望社會各界特別是年輕一代能夠善用空間數據的潛力,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當創意融合數據,願景結合科技,將會推動北都成為智慧城市實踐的典範,塑造香港成為更創新宜居的未來城市。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大獎 2025」得獎隊伍:

高小組(小四至小六):

冠軍:0648C HKAGE-04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亞軍:288C 農圃道官立小學 (農圃道官立小學)

季軍:1183C 罗湖 (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

優異獎:
0203C 北區雙人組 (North Dist. Duo) (光明英來學校 / 鳳溪創新小學)
0614C HKAGE-01(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0625C HKAGE-02(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0633C HKAGE-03(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0651C HKAGE-05(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0989C 5D綠隊(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
1113C 「童」心研習社(香港南區官立小學)

最佳空間數據應用獎:1183C 罗湖(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

最具創意獎:0648C HKAGE-04(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最積極參與學校獎: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初中組(中一至中三)

冠軍:0524D Northern Metropolis Builders (聖保祿學校)

亞軍:0773D Beyond the Blueprint(港大同學會書院)

季軍:0123D Yew Chung International School – Secondary(耀中國際學校(中學))

優異獎:
0074D Moon(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
0139D Low-altitude economy in NM(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0674D HKAGE-07(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0733D 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 (聖保祿學校)
0768D Under_line(港大同學會書院)
0799D 九龍三育中學第一隊(九龍三育中學)
1177D 福田(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 / 深圳中学梅香学校)

最佳空間數據應用獎:0773D Beyond the Blueprint(港大同學會書院)

最具創意獎:0524D Northern Metropolis Builders(聖保祿學校)

最積極參與學校獎:聖保祿學校

高中組(中四至中六)

冠軍:0684E HKAGE-08(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亞軍:0231E Geoinnovator(香港培道中學)

季軍:1001E SMS Group 1(聖馬可中學)

優異獎:
0094E Grow Local, Eat Local(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0216E Taraxacum蒲公英(中華基督教會基智中學)
0332E Team WFN(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0867E MovinMovie(拔萃女書院)
0992E SMS Team 2(聖馬可中學)
1134E Village Culture in NM(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1203E BARMK(聖保羅男女中學)

最佳空間數據應用獎:0684E HKAGE-08(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最具創意獎:0867E MovinMovie(拔萃女書院)

最積極參與學校獎: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及 聖馬可中學

公開組

冠軍:1194F Carbonauts

亞軍:0324F Pathfinder

季軍:0086F GeoVista

優異獎:
0021F Interdisciplinar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am
0347F Knowlespace
0371F MetroSense
1102F Spatial Pioneers
1255F GEDI
1273F ARchitects

最佳空間數據應用獎:0086F GeoVista

最具創意獎:1194F Carbonauts

最佳人工智能應用獎:1194F Carbonauts

Hashtag: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大獎2025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及其入門網站

發展局轄下的空間數據辦事處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支援下,發展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及其入門網站,目的是提供一個以地圖為本的數碼基礎設施作為一站式數據平台,以開放和集中保存標準化空間數據,供政府部門、商界、學術界和市民大眾自由使用。這些數據可以惠及市民日常生活,有助政府部門提供服務,亦有利於推動創科發展。

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入門網站:

關於地理空間實驗室

地理空間實驗室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成立,旨在營造地理空間社區,並鼓勵年輕一代一同探索發揮空間數據的潛力,藉以改善生活質素,創造商機。

詳情請參閱地理空間實驗室網頁:

CSDI Awards 2025 網站: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