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啟動「核三延役公投」說明會,屏東場次邀請立委蘇清泉出席助講。(圖/台灣民眾黨提供)

記者陳立驌/屏東報導

在民進黨政府高舉「非核家園」旗幟下,台灣最後一座商轉中的核電機組—核三廠二號機,已於今年5月18日正式除役,全台正式進入無核電時代。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電力供應吃緊、跳電頻仍的困境,特別在7月初中颱丹娜絲侵台後,全台逾15萬片太陽能板一夕報銷,令外界對綠能穩定性的質疑再起。

為此,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啟動「核三延役公投」說明會全台巡迴,2日晚間於屏東恆春西門廣場舉辦在地場次。當地立委蘇清泉親自出席助講,直言「核三廠安全可靠,是恆春人最實在的電力後盾」,並強調此次公投攸關台灣能源未來,呼籲鄉親踴躍於8月23日投票日表達支持延役的立場。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啟動「核三延役公投」全台巡迴說明會。(圖/台灣民眾黨提供)

蘇清泉在會中表示,近期南部地區多次遭受強降雨及颱風襲擊,雲嘉南多地災情慘重,然而中央政府卻遲至災後23天才設置前進指揮所,反觀卻在同時段大力推動「大罷免」,顯見重政黨利益輕民生福祉。他痛批民進黨政治凌駕救災,罷免案最終遭民意否決,也證明民心所向。

他進一步指出,恆春居民面對颱風從不畏懼,核三廠更已歷經40年運轉考驗,擁有完整抗災機制與安全紀錄,是台灣歷史最久、穩定性最高的核能設施之一。他說:「恆春人練就抗颱本領,核三也已經證明了自己,現在卻要被政治口號犧牲,真的不公平。」

蘇清泉指出,剛剛停機的核三廠一、二號機組,其實是目前全台最具性價比的發電系統,平均每度電成本不到1元,遠低於市售電價的3至4元,且不受日照或風力變化影響,穩定性遠勝太陽能與風電。他表示,國際能源專家也已多次向台灣政府建言,未來能源組合應重視「核能回歸」。

▲立委蘇清泉競選2022屏東縣長時,就表態支持核三廠延役的立場。(圖/資料照)

「美方已數度『提醒』我國政府,可提供最新的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SMR)技術。」蘇清泉指出,核三現址擁有超過500公頃土地,可立即作為新型核能部署場域,加上九棚基地近期被選為「國家發射場」,美國更有意設立太空港,這些高科技產業更需要穩定且大量的電力供應,核三延役與再開發將是關鍵助力。

根據過去多次大型民調,恆春地區鄉親支持核三廠延役的比例長期穩定在75%以上,蘇清泉表示,這樣的民意非常明確,政府不應再以意識形態壓制專業與在地需求。他強調,能源政策應回歸科學與安全評估,而非政治操作。

「非核家園若不能保證穩定供電,將是全民的災難。」蘇清泉呼籲,8月23日的投票日,不僅是能源政策方向的關鍵分水嶺,也是地方發聲的重要機會。他懇請選民在公投案中表達對核三延役的支持,並對無視地方民意的大罷免案投下「不同意罷免」的一票,讓正確政策、專業價值回歸公共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