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近期美國政府針對藥品關稅政策可能起動200% 的調整,引發全球醫藥市場關注。對於台灣而言,這項變革不僅可能對藥品供應穩定性造成衝擊,更可能進一步威脅民眾的用藥權益。中華民國西藥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盛寶嘉指出,台灣處方藥市場中,進口藥品佔比高達六成以上,若美方施加更高關稅,將對藥品價格與供應鏈穩定性構成極大挑戰。
盛寶嘉表示,台灣已自去年起接連面臨重大藥品短缺事件,如今若再受到美國政策波動影響,恐使情況雪上加霜。他強調,國際藥價波動無可避免地會反映在本地市場,健保制度需具備足夠彈性以因應國際環境的變動。
▲盛寶嘉呼籲政府及早布局關稅危機。(圖/盛寶嘉)
為此,西藥代理商業同業公會提出三項具體建議。首先,建議由經濟部設立生技外銷統籌窗口,統合資源、協助國內廠商面對國際市場變局。第二,簡化新藥引進流程,對已獲美國FDA與歐盟EMA核准的藥品,應加速通過台灣的藥品查驗,以提升新藥可近性、強化國際藥廠輸台意願。第三,呼籲健保署在推動藥價改革時應納入國際供應鏈變動因素,審慎調整價格政策,以減少對藥品市場的負面衝擊。
盛寶嘉進一步指出,健保署導入的十國藥價比較制度在當前美國政府提高關稅之際,應減緩十國藥價導入頻率,以避免因價格壓縮而影響國際藥廠供貨意願,進而造成缺貨議題。他強調,維護民眾用藥安全與可近性,是所有政策討論的核心出發點。
總結來說,面對美國藥品關稅變革的潛在挑戰,台灣必須及早布局。透過政策調整、行政簡化與制度彈性,才能確保醫療體系的穩定與民眾的健康權益不受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