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7月11日 –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致力推動認知障礙症支援服務,並積極利用樂齡科技為患者及其照顧者提供全方位支持。社聯正透過跨界協作、持續創新及廣泛諮詢,展開制定《香港認知障礙症發展行動計劃方案》(《行動計劃方案》)的工作,從社會服務、健康和創新科技領域入手推展連串交流及諮詢項目,推動社會重新思考認知障礙症服務的發展方向,以應對人口高齡化帶來的挑戰。《行動計劃方案》目標於2026年正式發表。

社聯於今年 3 月舉辦「籌劃未來:認知障礙症照顧策略行動方案」國際研討會,探討認知障礙症的各個相關範疇。

社聯分兩階段推展《行動計劃方案》,在首階段集中制定框架,透過不同渠道收集持分者的建議。今年7月舉辦「認知障礙症與照顧規劃座談會」,探討現時認知障礙症人士的預設照顧計劃安排及限制,以及照顧者支援服務的未來發展路向,並於9月至11月期間舉辦多場活動,配合 9 月的「世界認知障礙症日」及 11 月的「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探討各項相關議題,並於第二階段進行公開諮詢,制定《行動計劃方案》。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2021年全球有五千七百萬人患上認知障礙症,為應對認知障礙症對公共衞生和社會帶來的挑戰,全球各地正制定或更新認知障礙症策略。

社聯行政總裁陳文宜女士:「現時香港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估計超過十萬人,社聯希望藉著不同項目連繫國際和本地的持分者展開交流,匯聚跨地域和跨界別協作的經驗和力量,攜手推動認知障礙症照顧及社會服務的發展,在高齡化的社會下有效支援患者和其照顧者。」

社聯於今年 3 月舉辦「籌劃未來:認知障礙症照顧策略行動方案」國際研討會,與本地及海內外持分者緊密交流和探討認知障礙症的各個相關範疇。多位國際和本地專家分享真知灼見,涵蓋研究、預防、生活支援、政策及社會服務實踐經驗等範疇。其中,國際老齡聯合會前國際及機構聯繫總監Greg Shaw先生強調,國際間或本地均需要以科技創造「以人為本」的綜合照護模式,長遠建構認知障礙症共融社會。推廣「預防勝於治療」思維同樣重要,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的研究發現維持聽力與預防認知障礙症有正面關係,團隊提醒長者一旦遇上聽力下降,配戴合適的聽力輔助器材,可及時改善和減慢認知能力衰退。另外,有機構聯同香港科技大學推行「友里蹤跡社區計劃」,運用物聯網技術快速搜尋走失人士的科技,讓認知障礙症人士亦能安全而活躍地參與社區,免卻照顧者擔心走失風險。

研討會另一重點是探討《行動計劃方案》。社聯總主任(長者服務)黃婉樺女士及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副總幹事(長者、復康及社區)陳頌皓女士,聯同長者服務專責委員會成員分享香港現時在認知障礙症發展的現況,並提出預防、早期診斷、及早介入是未來認知障礙症服務發展的關鍵策略,會上亦針對香港相關情況及建議方向與來自社福界、院校和機構的參加者交流。多家創科公司更即場演示應用於認知障礙症照顧的樂齡科技方案。

另外,今年5月於「S+高峰會暨博覽」期間舉行的「認知無界─共建友善社區的可能性」專題討論,與參加者共同探討透過社會服務、商界、城市規劃等領域的多方合作,在社會設施及服務方面配合長者加強預防認知障礙症,以及使認知障礙症患者和其照顧者的生活更為便利。

社聯期望透過跨界別合作與持續創新,凝聚社會力量,推動認知障礙症照顧策略的實踐,共同建設認知障礙友善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社區。

更多最新消息,可瀏覽社聯官方網頁:https://www.hkcss.org.hk/

Hashtag: #HKCSS #Gerontechnology #SocialService #Elderly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

社聯為法定團體,於1947年成立,與機構會員共同信守社會的公義、公平,以社會福祉為依歸。社聯致力帶動一個具影響力、彼此合作,靈活創新的社會服務界,並透過跨界別協作,與各持份者同行共創。社聯現時有超過520個機構會員,其服務單位遍布全港,為市民提供優質社會服務。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