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聖母醫院「正子暨精準醫療中心」10日啟用,提升宜蘭地區醫療服務品質。(圖/羅東聖母醫院提供)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強化癌症與神經退化疾病(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醫療品質與資源可近性,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10日啟用「正子暨精準醫療中心」,導入最新一代正子斷層掃描儀(PET/CT)與高能放射線治療系統,成為宜蘭首家具備 Lu-177 PSMA攝護腺癌精準標靶治療技術的醫療機構,為晚期癌症病患開啟嶄新治療契機。「正子暨精準醫療中心」設立,除了回應衛福部與醫策會推動的「分級醫療」及「地區癌症照護可近性」政策,亦填補偏鄉地區在精準診療上的資源缺口,讓患者免於奔波,在地即能接受世界級的影像檢查與標靶治療。

全新引進的設備,氟18 (FDG PET) 利用癌細胞對葡萄糖的高度攝取特性,藉由放射性葡萄糖類似物偵測全身腫瘤代謝情況。此技術適用於癌症的診斷、分期、治療反應追蹤,以及復發或轉移的再評估。目前健保已涵蓋九種癌別(頭頸癌、淋巴癌、黑色素瘤、甲狀腺癌、乳癌、肺癌、食道癌、大腸直腸癌、子宮頸癌),本中心亦提供自費篩檢服務,適用於高風險族群或具家族病史者,對於如胰臟癌等早期難以察覺的癌症類型,也展現高度偵測敏感度,以早期發現、及時介入。

鎦-177 PSMA(Lu-177 PSMA) 標靶放射療法近年備受國際關注,是專為晚期攝護腺癌設計的新型療法。其關鍵在於結合放射性同位素「鎦-177」與能識別癌細胞表面 PSMA 蛋白的分子,將放射線精準導引至腫瘤位置,有效破壞癌細胞,同時大幅降低對正常組織的傷害。

此療法副作用低、安全性高,且對患者家人並不會產生輻射風險,整體照護更簡便。臨床研究(如 VISION 試驗)已證實其能延長晚期患者存活期,並改善生活品質。目前療法已獲台灣衛福部核准,羅東聖母醫院亦成為宜蘭地區率先導入此項技術的機構,減輕患者跨區就醫壓力,實現先進醫療在地化。

隨著阿茲海默症新藥(如樂意保 Leqembi、欣智樂Kisunla)於台灣正式核准上市,如何準確診斷並判定病患是否適合新藥治療成為臨床關鍵,中心導入 Amyloid PET 類澱粉攝影技術,這是目前唯一可非侵入性偵測腦內類澱粉蛋白沉積的影像工具,為判定是否符合新藥治療條件提供客觀依據。

另外,中心亦提供健保給付的腦血流灌注掃描(ECD Brain SPECT)、多巴胺轉運蛋白掃描(DaTSCAN)兩項神經核醫檢查,有助醫師釐清神經退化原因,發展個人化照護計畫,有效延緩病程進展、提升生活品質。羅東聖母醫院表示,「正子暨精準醫療中心」的設立,不僅大幅縮短患者就醫距離與等待時間,更落實「在地即全球水準」的醫療願景,讓宜蘭鄉親在家鄉即可安心接受最先進、最完整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