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5月23日 – 四名來自德望學校的中三學生經過超過200小時的設計、研發及測試,最終憑自家設計的塑料「全解膠」,贏取首屆Seek Our Ways社創計劃初中組大獎。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專員陳瑞緯、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社聯行政總裁陳文宜,連同多位嘉賓及超過400名學生一同出席Seek Our Ways社創計劃頒獎禮。

Seek Our Ways社創計劃由恒生銀行(「恒生」)全力支持、香港青年協會(「青協」)領袖學院主辦。計劃以「社會未來,等你探索」為主題,圍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推廣全民運動」及「樂齡健康」等社會議題,鼓勵青少年了解社會痛點,運用創意思維出謀獻策。首屆活動反應熱烈,吸引近千名中學及大專生報名,最後甄選出超過400名學生組隊參加。過去六個月,大會安排了一眾社會領袖及導師帶領學生參與一系列社會創新體驗,經歷超過10,000小時的學習及培訓,最終為社會構思了近90個創意方案,推動社會進步。

經早前初賽及準決賽後,九隊同學參與日前舉辦的決賽,在所有參賽同學和一眾評審前展示和匯報其創新方案。評審從方案的效益、創新性、擴展性及隊伍的匯報能力作出評分,最終選出三隊得獎隊伍。

決賽暨頒獎禮在恒生總行舉行,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專員陳瑞緯擔任主禮嘉賓;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陳文宜、學校代表、導師及超過400位學生,一同見證決賽,同時公布得獎隊伍。

施穎茵表示:「恒生作為香港最大的本地銀行,除了提供資助外,很高興可以透過計劃,善用我們的網絡及同事的專業知識,培育青少年推動社會創新。我們希望計劃可鼓勵年青人關心社會、開拓他們的視野,以及啟發他們對社創的熱誠,期望同學們能繼續以創意推動社區進步,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徐小曼表示:「社會創新需要敏銳的洞察力,更需要改變的勇氣,而每個改變的開始,都源於對問題的關注與對未來的想像。我樂見學員積極參與此次計劃,為社會注入新希望與可能性,亦衷心感謝恒生銀行的鼎力支持,並感謝所有機構、老師及義工的協助,攜手培育未來的領袖。」

初中組大獎得獎隊伍是年僅15歲的何咯霆、羅巧穎、羅茜心及曾濼瑜,她們了解到海龜誤食塑膠的機率很高,容易增加死亡風險,因此構思了「Byebye傳統膠」方案,研發可食用、溶解或分解的塑料替代品「全解膠」,並能像普通塑膠一樣承托重物。成員親自製作和展示了兩款可食用的「全解膠」,分別由明膠及瓊脂製作,可用以包裝麵條和乾類食品, 以及用作購物袋等。同學羅巧穎表示:「傳統塑膠不可分解且難以回收,為環境帶來巨大影響,而『全解膠』能無痕消失,解決了一次性塑膠包裝問題。我們希望能與食物製造商合作,將產品推出市面。」

高中組大獎由粉嶺救恩書院奪得,五位中四、中五學生陳天愛、李欣妤、梁嘉琪、伍家妍、鄒子涵構思了「一校一長者中心」方案,推動長幼共融。她們受到內地姊妹學校的啟發,發現長者與學生互動能帶來心靈滿足,因此希望在香港推行此模式,為學校及長者中心提供配對服務、具持續性的教案及教材、以及建議活動,並以B2B商業模式完善方案內容。

大專組大獎則由來自科技大學、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的成員奪得。鄭凱琦、何嘉熙、黎姸霞、王毅豐、邱浩麟構思了「果馨衣坊Fruitful」方案,成員發現蘋果皮可製成皮革產品,並深入研究技術,冀替代傳統衣料。過去半年,團隊克服了技術難題,成功製成皮料,未來希望應用於錢包、杯墊等產品,並優化原型產品,促進香港可持續發展。

三隊得獎隊伍的學生將獲得港幣20,000元現金獎,亦有機會參與恒生銀行提供的寶貴職場體驗。活動當日,現場觀眾亦分別從各組別中選出「我最喜愛的隊伍」大獎,各得奬隊伍將獲港幣5,000元的現金獎勵。有關得獎隊伍詳情,請參閱附件。第二屆Seek Our Ways社創計劃將於今年年底開始接受報名,鼓勵更多年輕人以創意推動社區進步。

各組別大獎得主

初中組大獎得主隊伍
學校及學生姓名 德望學校
羅茜心、何咯霆、羅巧穎、曾濼瑜
主題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方案名稱 Byebye傳統膠
方案簡介 設計了一款名為「全解膠」的塑料,能像普通塑膠一樣承托重物。「全解膠」分為兩種:

  • 第一種由明膠所製作,膠質較硬,適合包裝麵條和乾類食品。這種膠分為紅色、綠色、橙色和透明,使用蔬菜和植物粉來染色。
  • 第二種由瓊脂製作,膠質較軟韌,耐水性強,類似市面傳統塑料,適合用作購物膠袋,而這種膠會使用藍色來區分。

高中組大獎得主隊伍
學校及學生姓名 粉嶺救恩書院
陳天愛、李欣妤、鄒子涵、梁嘉琪、伍家妍
主題 樂齡健康
方案名稱 一校一長者中心
方案簡介 綜合訪問前線長者服務社工、長者政策研究員、中學管理層,發現現時的長幼共融計劃多為一次性服務,缺乏持續性和深入性,未能全面回應長者的需要,且浪費學校的人力資源。「一校一長者中心」計劃包括:

一. 配對長者中心與中學
二. 裝備長者中心長者及中學學生
三. 促進交流
四. 紀錄交流與溝通

建議以一年為期,以持續性、面對面的交流活動為核心。此計劃透過網上平台,為參與機構提供配對支援、教案及教材、建議活動,協助學校與長者中心順利展開合作。

大專組大獎得主隊伍
學校及學生姓名 科技大學、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黎姸霞、鄭凱琦、王毅豐、邱浩麟、何嘉熙
主題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方案名稱 果馨衣坊 Fruitful
方案簡介 成員提出創新的生物材料解決方案,將果汁產業的廢棄果渣轉化為高性能環保材料。此技術可將果渣生物基含量提升至 85%以上,較傳統材料減少95%碳排放,並具備優異的物理性能,解決廚餘回收設施有限的問題。

現場觀眾投票之「我最喜愛隊伍」大獎得主

組別 主題 學校 學生姓名 方案名稱
初中組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德望學校 何咯霆、羅巧穎、羅茜心、曾濼瑜 Byebye傳統膠
高中組 推廣全民運動 聖保祿學校 陳海悠、蔣嘉宜、郭曉晴、戴卓穎、翁子淇 謎走都市
大專組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科技大學、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鄭凱琦、何嘉熙、黎姸霞、王毅豐、邱浩麟 果馨衣坊 Fruitful

Hashtag: #香港青年協會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