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南市長黃偉哲帶領,在安平天后宮進行點睛祈福儀式。(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地方中心/台南報導

台南國際龍舟錦標賽歷史可追溯至1980年代,早期發展1980-1990年代起初為地方性端午節慶活動,旨在紀念屈原並延續划龍舟習俗,比賽規模較小主要由在地社團、學校及企業組隊參與。隨著台南市政府積極推廣觀光與文化,賽事於2000年代開始冠名「國際龍舟錦標賽」,吸引來自日本、香港、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地的隊伍參賽,賽事規模擴大也參照國際龍舟聯合會(IDBF)標準,增添公開組、混合組等組別。2010年後賽事融入更多文化元素,如龍舟點睛儀式、祭江儀式及閉幕封江儀式,展現台南獨特的端午文化,期間常搭配舞台表演、文創市集及美食攤位,成為節慶嘉年華。2020年代受疫情影響,部分年份曾縮小規模或改為線上直播,2023年起恢復盛大舉辦。

▲2025臺南市國際龍舟錦標賽活動內容。(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台南國際龍舟錦標賽從地方節慶活動發展為國際化賽事,融合競技、文化與觀光特色,成為台南端午節的核心活動,其歷史反映了傳統習俗的傳承與現代化的結合,未來可望繼續擴大影響力。點燈祈福、點睛儀式等傳統活動深受民眾喜愛,結合LED燈飾、夜間龍舟巡遊等現代元素,吸引年輕族群參與。儀式多與安平天后宮合作,凸顯台南作為府城的宗教與文化底蘊。儀式開放民眾觀禮,搭配文創市集與美食攤位,成為台南端午節的觀光亮點。多元組別吸引運動愛好者與觀眾,獲得刺激好看的評價。文創市集、美食攤位與親子體驗活動適合各年齡層,為全家出遊好去處。運河沿岸綠意盎然觀賽環境舒適,深受家庭與遊客喜愛。水質監測與環境維護措施,贏得環保人士與在地居民的認同。

▲現場貴賓與即將成真火舞團合影並祈求賽事平安順利。(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傳統儀式與台南運河的歷史背景,被讚為最具文化味的龍舟賽,在地學校、企業與社團積極組隊增強社區凝聚力。過去偶有批評人潮管理如安平區塞車與部分組別獎金偏低,這些問題可能持續受到關注。端午連假期間,安平區如安平老街、古堡人潮擁擠,若交通管制或停車規劃不足,可能導致遊客抱怨。若周邊活動市集、表演細節未及時公布,或宣傳未觸及外地遊客,可能影響參與度。2025年台南國際龍舟錦標賽規模擴大、文化創新與觀光結合,延續過去成功經驗成為端午連假的焦點盛事。建議加強交通規劃提供接駁車、完善停車指引緩解安平區人潮壓力;平衡獎金結構激勵更多頂尖隊伍參賽;擴大宣傳提前公布周邊活動細節,並透過社群媒體吸引外地與國際遊客。(臺南市政府 廣告)

更多資訊請上 2025臺南市國際龍舟錦標賽 官網 https://dragonboat.tainan.gov.tw/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