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過去一年內,共有198件工程案出現流標或廢標三次以上的情況,引發市議員批評。

記者林睿峰/桃園報導

桃園市在過去一年中,面臨198件工程流標及廢標次數達三次以上的問題,多位市議員批評行政資源浪費。市府表示,會逐案檢討標案,並與設計師合作,簡化設計,用雙管齊下的方式解決流標問題,據統計,近三年來的流廢標率已從30%降到10%。

桃園中壢舊明、龍岡市民活動中心增建工程困境再現,歷經六度流標後終於發包,卻因廠商中途退場,現場成廢墟,5月才重新招標。去年桃園市共有198件工程流標及廢標三次以上,引發議員們批評,認為浪費行政資源。

工務局公佈流廢標統計,校舍整修工程位居前五名,包括圖書館環境改善、廁所整修及新建無障礙電梯等,主要原因歸納為預算不足、工期不符、契約條件不合理及集中採購等。

市府針對工程頻流標問題也提出改善方案,像是採取雙管齊下策略,包括檢討標案及與設計師溝通簡化設計。根據統計資料,廢標率從2022年的29.76%顯著下降至去年的13.7%,未來將持續精進施作流程,來提升工程執行效率,減少資源浪費,確保公共建設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