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右)接受願景工程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左)頒發典範獎。(圖/唐氏症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金金 / 台北報導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議題的關注升溫,唐氏症基金會今年屢傳捷報。繼年初接連奪下「2025第七屆ASSET永續典範獎—社會共好獎」及國立成功大學「第一屆成功永續金質獎—社會金質獎」後,4月28日再下一城,榮獲聯經第二屆「人文企業獎」社會關懷組—典範獎,成為本屆該組別唯一獲獎的社福機構,展現其在社會關懷與永續發展領域的卓越表現。

深化永續行動 推動環境與社會雙向發展

面對國際間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高度重視,唐氏症基金會早已將永續理念深植機構運作中。除了積極提供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外,更推動綠色採購、減碳行動與環保材料應用,兼顧社會服務與環境保護,致力於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這些行動不僅是對未來世代的承諾,也為台灣社福界立下實踐社會責任的新標竿。

四大藍圖展望未來 2024年啟動「永續元年」

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表示,為響應聯合國「2050淨零碳排」目標,基金會於2024年正式啟動「永續元年」,明確劃定「健康、友善、環保、永續」四大核心目標,積極推動組織內部改革與永續經營轉型。透過政策優化與環保意識提升,基金會將永續精神融入每一項服務與管理流程,並以實際行動回應全球趨勢。

具體成果可見於「愛不囉嗦承德店」,該庇護工場2023年完成自主溫室氣體盤查,2024年導入綠電轉型,成為全台首家綠能庇護工場。此外,部分禮盒產品選用FSC認證包材與植物油墨印刷,實踐綠色經濟與低碳營運的承諾。

▲唐氏症基金會副執行長朱貽莊(左)、董事長林正俠(中)、永續辦公室總監吳明憲(右)。(圖/唐氏症基金會提供)

發表首本永續報告書 對標國際標準

因應永續治理趨勢,雖社福團體尚無強制揭露規範,唐氏症基金會仍主動自我要求,預計於今年第三季發布首本永續報告書。林正俠強調,「作為地球公民,我們有責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基金會將以此報告書展現對環境、社會及治理(ESG)領域的承諾,持續朝向國際接軌邁進。

攜手企業 共創永續社會

隨著ESG成為企業經營主流,唐氏症基金會亦積極布局,深化與企業界的合作,結合社會關懷與環境永續策略,推動循環經濟與綠色採購。基金會期望號召更多企業及社福單位攜手參與,促進社會共融,為未來世代打造更友善、永續的生活環境。

此次獲得「人文企業獎」社會關懷組—典範獎,不僅是對基金會27年來努力的高度肯定,更是其在永續轉型路上重要的里程碑。展望未來,唐氏症基金會將持續以多元創新作為動力,攜手更多夥伴,實踐「健康、友善、環保、永續」的目標願景,為台灣社福與永續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