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董雨菲/桃園報導
廟會活動對信眾來說是祈福的時刻,但對於住在宮廟周遭的居民來說,恐怕就不勝其擾,為了促進宗教信仰活動與民眾生活和諧共存,桃園市制定「輔導宗教遶境作業要點」,即日起發布施行,民政局表示,檢核制度不是為了限制宗教活動,而是降低空污和噪音,達到祈福但不擾民的新遶境活動。
4到5月是廟會活動的高峰期,像是竹圍福海宮慶祝輔信王公誕辰,才舉辦完飛輦轎、過金火慶典,這次市府首度針對宗教遶境制定了輔導作業要點,許多宮廟擔心,若不熟悉規範,可能會誤闖雷區,面臨罰款。
有宮廟認為,桃園市針對宗教遶境納管部分,都有遵守規定,不需要另外制定管制要點,而對於宮廟擔憂誤闖雷區會挨罰部分,民政局也做出回應,表示新規範並非完全禁止燃放鞭炮,而是採取時間和區域限制,罰則回歸《噪音管制法》和《社維法》規範。
民政局表示,新制定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即日起發布施行,辦法也適用在未立案宮廟,強調檢核制度不是為了限制宗教活動,而是降低空污和噪音,達到祈福但不擾民的新遶境活動,市府也同步推動「宗教活動事前申報機制」,建立「事前審查、活動期間協助指揮與清潔維護、事後檢討機制」三階段管理流程,串聯民政、警察、消防、環保等局處與各區公所,強化橫向聯繫與資源整合,提升活動品質與市民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