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阿邊的孫子女─張淑嬰(前排中)今年3月,剛過百歲生日,與大姐張淑慎(前排右一)、妹張淑惠(前排左一)、八弟張清光(後排左)、九弟張清泰(後排右)合影。(圖∕呂東熹攝)

很多人可能知道,所謂「開蘭」第一人是吳沙,但很少人知道,「叭哩沙平原」(三星平原)開拓英雄之一潘阿邊,他是噶瑪蘭族歪仔歪社頭目,最近,唯二的見證者,也是他的兩位孫女—張淑慎、張淑嬰女士,都以人瑞之年相繼於4月、5月往生。

漳州人吳沙,嘉慶元年(1796年)入墾宜蘭,但對於平埔族而言,吳沙與其族人卻是入侵者,在吳沙進入噶瑪蘭之前,除大同、南澳兩山地鄉外,現今的宜蘭全境,都是噶瑪蘭族分布區域,他們也是平埔族群中,最晚失去自主權的族群。

吳沙率眾入侵,噶瑪蘭族抵抗甚烈,吳沙在嘉慶三年(1798年)就病逝,緊接著,由姪兒吳化帶領其眾,五圍(今宜蘭市)於嘉慶七年(1802年)被佔領,十一年(1806年),與漳州人合作入墾溪北的泉州人,因不滿漳州人土地分配,乃依附從西部平原遷徙而來、人多勢眾的阿里史流番,並聯合在地噶瑪蘭平埔族,對抗吳化的漳州大軍,雙方爭戰幾達一年,嘉慶十四年(1809年),漳州人再敗泉州人與平埔族聯軍,順利佔領羅東。

噶瑪蘭族抵抗漳州人失敗,於是重新找尋新天地,以躲避漢人的迫害,約自嘉慶年間,至道光二十年(1840)前後,紛紛往外遷徙,一部分是噶瑪蘭境內的遷徙,有往西至叭哩沙平原或往北至頭圍城;另外一部分則遷往花蓮海岸平原一帶。


▲日本總督府有關潘阿邊開墾三星平原的土地檔案資料。(圖∕呂東熹翻攝)

位於溪南的「歪仔歪」(Wai-a-Wai)社,係屬溪南噶瑪蘭族一支, 歪阿歪,蕃語叫做「ヒヤワイ」(Hiyawai),是籐的意思,古稱「「ヒナウサヤン」 (Hinausayan);乾隆30年代以前,原譯為「歪仔歪」;乾隆30年代以後,譯為「外阿外」(Wayouway),近來都使用「歪阿歪」譯名。

嘉慶15年代以後,歪仔歪在宜蘭廳的東南14里之處,屬於清水溝堡,分布於羅東溪中上游一帶,今羅東鎮仁愛里。

清治時期,叭哩沙平原(三星平原)雖經漢人(協台陳輝煌)及西部來的阿里史流番,以武裝方式進入拓墾,但因番害及濁水溪(即蘭陽溪,或稱叭哩沙溪)水患,清末即陸續廢耕或他遷;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時,「叭哩沙平原」,剩約10來戶,成為最後一塊荒涼之地。

明治30年(1897年)5月,台灣總督府設宜蘭廳,下轄頭圍、宜蘭、羅東、利澤簡四個辨務署,宜蘭地方的噶瑪蘭村社,雖與街、庄混編,分屬各辨務署,但戶數、人口數仍區別記錄。

而歪仔歪社,則屬於羅東辨務署第八區,計有353戶、1351人;轄區包括羅東堡:武淵、里腦、南塔吝、奇武荖、打那美、上下打那岸、上下珍珠理簡、上下武罕;清水溝堡:歪仔歪;浮洲堡:阿里史、銃櫃城、上下紅瓦厝、內外月眉、頂下破布烏、外內抵瑤埤、番婆洲、紅柴林、八王城、破鼎金、天送埤。

隸屬於羅東辨務署,住在歪仔歪的芭荖霧頭目潘阿邊(換地葬父,由芭荖霧社,遷徙到歪仔歪社),被任命為羅東辨務署第八區社長,其他均為庄長,顯示潘阿邊為當時官方認定的蘭陽平原溪南平埔族群南勢蕃大頭目。


▲潘阿邊種植的稻米,曾獲宜蘭廳農會花螺壹等賞的殊榮。(圖∕張清光提供、呂東熹攝)

根據前述清治、日治以來相關史料與研究,歪仔歪社始終標示在羅東,頭目潘阿邊,為何會遷徙至叭哩沙(今三星)破布烏(三星鄉雙賢村),進而定居呢?

從文獻研究,日治初期,叭哩沙平原為當時全台最大、也是最後未開發的平原,土地面積超過2000甲,日本人乃鼓勵日台資本家積極開發,當時有三大集團申請開發,包括幾個熟番集團、宜蘭資本家個別投資、宜蘭資本家集資的拓殖會社、日資拓殖團體等。其中熟番集團的拓墾,又以潘阿邊集團及潘魁手蚊集團開墾規模最大。

潘魁手蚊集團為八王圍在地熟番,率領14個熟番,申請開墾紅柴林約20甲,僅成功約14甲;潘阿邊於1897年時,原擔任羅東辨務署第八區社長, 負責管理宜蘭溪南地區平埔族熟番,影響力及財力雄厚。

1907至1908年,潘阿邊經日本政府核准後,率領59名熟番,前往三星至破布烏、天送埤一帶開墾,當時申請開發面積達206甲多,開墾成功142甲,土地分成41筆(41佃);1907~1910年間,開墾成功的潘阿邊,也曾在破布烏設立「叭哩沙煉瓦工場」(金建興),資本額1080元,生產「臺灣瓦」,至1909年5月,煉瓦工廠收了起來。

不過,潘阿邊所開墾的142甲土地,不知何故,至1914年之前,大部分土地全轉為張慶飛、潘豐灶兩人名下。


▲羅東城隍廟的功德祠,設立祭祀羅東開拓先賢潘賢文、茅格等牌位。(圖∕呂東熹攝)

張慶飛,是新竹關西遷來三星從事樟腦事業的客家人,因經營腦寮致富,成為月眉村(鄉公所所在地)的首富;潘豐灶,為宜蘭街仕紳,1920年(大正9年)接任叭哩沙區長,1921年(大正10年)至1930年(昭和5年)接任三星庄庄長,娶羅東街街長陳純精之女(羅東夜市旁公園有他的銅像)為妻。

也就是說,包括潘阿邊在內,由平埔族所開墾的土地,最後大部分轉移至當地富商名流漢人的名下,未開墾成功的石礫地52.53甲,全部接收為國有,並轉為地方政府所有。至於,熟番的土地為何會移轉至張慶飛、潘豐灶等漢人名下,原因尚待查明。

潘阿邊原配,為奇武荖社(Boghawan,同Bulau)熟番偕羅長女偕夷擺,因未生育,傳說曾領養親戚所生男嬰為長子(但戶籍並無記載),長子少年時因被生番所害,所以再收養利澤簡林氏所生的女兒潘阿環為長女,以及領養兩名歪仔歪親戚所生的兒子為養子。

潘阿環後來招贅原籍竹北的中壢客家人張麒增為婿,兩人是在就讀淡水中學時認識。夫妻二人共育有9男4女,其中次子張清仁於二戰期間過世,四子張清穆自日本學醫畢業,搭乘高千穗丸返台至基隆外海,遭美國潛艦發射魚雷擊沉。

加拿大籍長老教會馬偕牧師,清末至台灣傳教,曾在叭哩沙一帶成立18個佈道所,後因水患、戰爭、遷徙,佈道所相繼停擺。尚未拓墾叭哩沙時,潘阿邊曾在羅東街被馬偕牧師醫好砂眼,因此改宗信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拓墾三星平原時,出錢出地,捐助興建三星長老教會,包括長女潘阿環在內,以及孫子女都受洗為教徒;他在三星所種植的稻米,曾於明治44年(1911年)8月25日獲得宜蘭廳農會花螺壹等賞。

2015年8月24日,三星鄉公所特別以「百年好米」為號召,端出距今110年日治時期獲獎的壹等賞,復刻一張原木裱框的獎狀,頒給得獎者,以重現三星米獲宜蘭廳「壹等賞」的殊榮,同時也在當年三星米評鑑會時,在大洲多功能館現場展示這張壹等賞獎狀。


▲羅東功德主沿革。(圖∕呂東熹攝)

潘阿邊於1925年過世,享年72歲,他在世時,除了20多年前過世的長孫潘清輝,曾與他在破布烏一起生活之外,長孫女張淑慎、次孫女張淑嬰,則是曾與這位開拓三星平原大功臣之一的潘阿邊,一起在破布烏度過晚年的後代。

長孫女張淑慎,1920年(大正9年)生,嫁給三星街上的江朝盛,江朝盛是台北帝國大學農林科畢業,為第一任三星鄉官派鄉長,潘阿邊過世前,張淑慎都和祖父住在一起,所以小時候還聽得懂歪仔歪語,可惜後來就完全失語,張女士於2021年4月14日蒙主寵召,享壽102歲,4月21日,家屬於宜蘭縣福園低調舉行追思告別式。

小張淑慎3歲的張淑嬰,1923年(大正12年)生,對潘阿邊並無印象,但擔任教師期間,曾經調查過祖父潘阿邊的資料,也知祖父、母親都是噶瑪蘭熟番,2021年3月1日,子女提前為她慶祝100歲生日,豈料,5月21日也蒙主寵召,定於6月17日舉行追思告別式。

羅東城隍廟有一座功德祠,是為了紀念開拓羅東有功的先賢潘賢文、茅格等平埔流番,而特別設立祭祀牌位,難能可貴;而台灣人,甚至是宜蘭人,只知有吳沙、吳化,卻不知有潘阿邊、潘魁手蚊拓墾三星平原的功勳,實在是台灣歷史教育的缺憾。

時值三星平原拓墾英雄潘阿邊逝世近百年的現在,日治時期曾以稻米揚名,現在以三星蔥聞名的三星地區,如能設立類似羅東功德祠,或舉辦座談會、文史踏查等紀念活動,找回被忽略的在地歷史與先人拓荒精神,相信可以豐厚宜蘭的文化底蘊與文史內涵。(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呂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