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繫橘色與藍色足旗的翻足鷸。(圖/周俊雄攝)

最近在宜蘭頭城的養殖池,出現許多過境北返的候鳥,其中有一隻腳繫橘色與藍色足旗的翻足鷸,竟然是來自八千公里外的澳洲塔斯馬尼亞,引起愛鳥人士的好奇和熱議。

全世界移動性候鳥大致分為八條遷徙路線,台灣位處東亞與澳洲(含紐西蘭)的「東亞澳遷徙路線」中繼站。每年春、秋兩季是候鳥過境台灣的旺季,其中鷸鴴科佔絕大多數,在蘭陽平原的海濱、溪口、水田和養殖池等水域相當熱鬧,經常吸引許多賞鳥人士和攝影師觀察記錄。

其中,近日有鳥友在頭城下埔養殖池發現的一隻翻石鷸,它的左腳有橘色和藍色足旗,上面寫著UDR三個英文字母,右腳另有銀色腳環。根據愛鳥人士漫畫家鄭松維和攝影家何曰昌從足旗顏色指認出,這隻翻石鷸是澳洲塔斯馬尼亞相關單位繫放的候鳥。養殖池現場同時另有一隻沒有記號的普通翻石鷸。

根據《台灣水鳥研究通訊》報導,2009年5月11日有東海大學水鳥研究人員蔣忠祐,在台東市太平溪口發現記錄到第一筆來自東南澳洲的翻石鷸,右腳有橘色和藍色足旗,左腿繫有衛星定位發報器,經澳洲水鳥研究社群AWSG回覆確認。此外,同一年月間,也有鳥友在新北野柳和宜蘭蘭陽溪口發現兩隻澳洲繫放的翻石鷸。

翻石鷸雄鳥夏季繁殖羽,頭部和腹面白色,臉及胸部有黑色花紋,頭上紅褐色有黑色縱紋,背部紅栗色有黑色花紋,整隻翻石鷸可說很像京劇裡的「大花臉」。

然而,翻石鷸的命名是根據它覓食的特性而來。一般鷸科水鳥嘴喙較長,覓食都以嘴喙伸入泥土中夾住軟體動物即可,但是翻石鷸的嘴喙既短又尖,不適合深深的插入土中捕食,但它的頸、嘴強壯有力,能輕易的頂開石頭,並依靠喙上皮膚的敏感觸覺,在石縫間尋找躲在下面的獵物,這種覓食行為十分特殊,因此才命名為「翻石鷸」。

翻石鷸身長只有22公分,廣布於全球,數量眾多。東亞族群的翻石鷸夏季繁殖地,遠在亞洲西伯利亞北極圈的凍原,翻石鷸的度冬區是華南、中南半島、澳洲及紐西蘭。它們在台灣算是普遍冬候鳥和部分過境鳥,能夠從澳洲塔斯馬尼亞繫著足旗遠道而來,可說身負重任,十分難得。宜蘭的生態專家呂學麟表示,希望透過中華鳥會將這筆珍貴的候鳥生態資料,轉達給澳洲鳥會做為參考紀錄。(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周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