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25日在「宜蘭市大福市民農園」舉辦成果展。(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委託城鄉潮間帶有限公司辦理「112年度宜蘭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25日在「宜蘭市大福市民農園」舉辦成果展開幕典禮,由縣長林姿妙頒發結業證書,邀請初階社區冬山鄉東城社區的採茶舞隊做為開幕表演,展覽為期2天,自5月25至26日。

成果展於輔導「宜蘭縣生活服務家促進協會」認養的「宜蘭市大福市民農園」空間辦理,此案獲得內政部112年辦理110-111年度「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計畫」執行績效評鑑暨工程督導考核「社區規劃師工程維護管理」第三名及中華民國景觀學會辦理「2023第十一屆台灣景觀大獎–社區營造/創生發展類」傑出獎。歷經多年度透過社規師輔導從無到有、從初階到跨域、軟硬體共構成長的社區環境經營歷程,將閒置的水利站空間活化再利用,長者及志工攜手打造都市叢林的美麗農園。

宜蘭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特別著重於「由下而上」的集體「共學」。相信社區空間的品質,奠基於居民的用心投入,而更多的參與和溝通,能成就「人人都會做、大家都愛用、人人都說好」的社區美學。112年度共有4個初階社區、2個跨域社區(詳如附件),共19名學員順利完成培訓,執行12處微型空間改造,過程中擾動的社區參與近500人次。

展出的6個案例成果中,4個初階案例透過簡易綠美化「擴大民眾參與」,促進社區動能和集體力量,期待在113年度進一步完成實體空間的自力營造;2個跨域案例則透過「點、線、面」的串聯空間改善,展現社區環境經營的願景能量,輔導社區落實SDGs永續發展目標策略,整體凸顯社區發展之人文創生、環境護育、生活照顧、產業發展…等議題面向。從案例可以看到,社區居民如何從小處著手,以小搏大,以善盡個人和社區的「小我」之力,來促進共利與公益的寶貴經驗。

宜蘭社規師培訓,是以「共學共成–集體書寫宜蘭生活地景」為主要精神,空間改造只是一個工具,透過空間改造,來磨練參與的技術,養成參與公共事務的溝通力,讓繽紛多彩的宜蘭地景,有滿滿的生活滋味,那是我們宜蘭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