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庫布其獎」頒獎典禮 嘉許沙漠治理創意方案

香港2024年5月23日 /美通社/ — 第二屆「庫布其獎」頒獎典禮在今天下午順利舉行,取得空前成功。今屆比賽以啟發新一代年輕人積極思考和實踐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在中學組別及大學組別各吸引了數十支隊伍參與其中,利用他們對國際前沿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的深刻見解,向全世界證明年輕一代的創造力及執行力。

比賽推動可持續發展

由億利公益基金及Treelion Foundation主辦的「庫布其獎」自設立以來,致力於鼓勵年輕一代投身於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行列之中,並特別重視對前沿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是次比賽得到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香港教育局、投資推廣署InvestHK等機構的大力支持,以及香港地球之友、大灣區經貿協會及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的協辦,成功地提高公眾對可持續發展議題的關注。比賽分為「國際沙漠可持續發展大賽」及「談談可持續」中學生短片比賽兩個部分,經過前期的作品收集和多輪篩選,各隊參賽隊伍展示了他們對於全球環境問題的深入瞭解及創新對策。

環境保護署署長徐浩光博士在致辭中勉勵學生:「從比賽中我們看見參賽學生的努力,比賽只是其中一個過程,學生可繼續視可持續發展為未來使命。希望學生透過庫布其沙漠的大轉變培養大局觀,將防荒漠化推向全世界。」

億利公益基金理事長聶竹莉女士在致辭中表達謝意:「學生通過參與『庫布其獎』孕育了無數創新的理念和計劃,為行列帶來新氣象。我們祝賀所有參賽者、特別是獲獎者的卓越成就,並對所有支持者表示最深的謝意。」

得獎作品啟發大眾

國際沙漠可持續發展大賽的冠軍作品中,利用生物刺激技術改善土地退化,促進植物生長及永續生態系恢復,甚至有效地控制沙塵暴。在經濟層面上,方案能夠降低進一步灌溉成本,加大藥用農作物的經濟價值以及提升碳截存能力,創造更多的碳匯。另一方面,中學生短片比賽的冠軍作品以說唱形式直接指出現時氣候變化問題,並提出多種節約能源的方法,推動大眾支援可持續發展。

典禮陣容鼎盛

典禮的舉行,集結了來自各方的嘉賓,為得獎者送上掌聲。當中包括香港中聯辦教育科技部一級巡視員劉懋洲先生、環境保護署署長徐浩光博士,JP.、香港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學生處方磊處長、億利公益基金有限公司理事長聶竹莉女士、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副會長方煒星資深院士、「香港傳承基金」副主席區國強院士、「朗晴基金」創始人及主席麥樂嫦女士、一國兩制青年論壇主席何建宗以及原動力服裝代表莫景逸先生,共同見證這一刻的輝煌。此外,大賽導師、初賽及決賽評審等來自多個不同領域的頂級專業人士也親臨現場恭喜得獎學生。

得獎者真摯感言

得獎者們在嘉賓的嘉許下,分享了他們的參賽契機、參賽過程、比賽收獲以及他們對於未來的新規劃。中學生短片比賽的冠軍表示:「是次比賽不但令我們增加了比賽經驗,還有學會了許多互相合作的辦法,最重要的是能帶出比賽主題並將可持續發展觀念宣揚出去。」另外,國際沙漠可持續發展大賽的冠軍亦感嘆:「通過參與這次比賽,我們首次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的環境治理項目中,這不僅對環境產生了積極影響,也展現了潛在的經濟效益!」

隨著本屆「庫布其獎」頒獎典禮的成功舉行,期盼第三屆「庫布其獎」能夠吸引更多青年參與,我們期待下屆比賽有更多精彩的展現。

以下是本屆「庫布其獎」的優勝隊伍:

第二屆庫布其獎「談談可持續」中學生短片比賽三甲:

冠軍: 碳世界

隊員:羅銳濱、熊文怡、馬欣琳、楊琇巧

學校: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

亞軍: TOAD Sustainable

隊員:羅慧婷、蔡灝宏、Sahin Daphne Eylul、粱雅怡

學校:林大輝中學

季軍: 地球護衛隊Earth Guardians

隊員:邱紫菁、陳艾青、王舒曼、劉美儀

學校:風采中學

踴躍參與學校獎:迦密柏雨中學

第二屆「庫布其獎」國際沙漠可持續發展大賽三甲:

冠軍: 沙漠王子

隊員:楊茜、王藝樺

學校:香港理工大學

亞軍: 庫布「奇」遊

隊員:何希琳、楊曉鈴、何浩璋

學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季軍: Stan

隊員:廖若鵬、翁明明、陳靖嵐、譚柏立

學校:香港嶺南大學

關於第二屆「庫布其獎」

第二屆「庫布其獎」分為「談談可持續」中學生短片比賽及國際沙漠可持續發展大賽,分別供中學生及大學生參加。比賽榮獲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香港教育局、及香港投資推廣署InvestHK大力支持,並成功邀請了香港地球之友、大灣區經貿協會及一國兩制青年論壇作為比賽的合辦單位。今年香港數碼港、HSBC及MTR作爲大賽導師計劃的培訓夥伴,將招募旗下初創企業家,為大學入圍隊伍進行培訓。

更多比賽詳情請參閱第二屆「庫布其獎」官方網站︰https://kubuqiaward.com,或追蹤比賽社交媒體專頁(Instagram︰thekubuqiaward)緊貼最近狀況。 

關於億利公益基金

億利公益基金會是專注環境保護事業的慈善組織。該基金會致力於推動國際和國內生態治理和環保領域的新科技、新模式發展,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國家的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領域。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