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蟻在水面結筏,清大推翻表面張力說。(圖/資料畫面)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當洪水淹沒紅火蟻的蟻巢時,牠們會抱團漂浮在水面上結筏,而這種獨特的生物結筏現象,在過去被認為是表面張力所致,但近期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洪在明的研究,卻一舉推翻了表面張力說,根據他的研究結果顯示,紅火蟻群能在水上結筏,是一種生物的活性自我修復機制,而且很有可能是透過費洛蒙的聯繫,讓紅火蟻能抓住彼此、結成網筏。

為了深入研究紅火蟻獨特的結筏行為,清大研究團隊透過新竹市政府產業發展處的協助,前往農民提報紅火蟻危害的地區捕捉牠們來進行實驗,而身為紅火蟻實驗主要設計者的清華物理系博士生陳中皓,為了做這些實驗,更因此身先士卒,像武俠小說裡練「五毒掌」一樣,逐漸對紅火蟻的叮咬免疫了。

一般的材料經過拉伸,會像拉麵團一樣變窄、變細,但洪在明領導的軟物質研究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即使把紅火蟻結成的蟻筏拉長,蟻群仍然可以透過動員上層來填補下層,使得蟻筏不會變窄、變薄,展現出人造材料難以達成的特性,若未來能應用在新型仿生彈性材料上,可望能開發出如科幻電影中,可自由組合、外在型態能在液態和固態任意之間轉換的微型機器人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