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嘴鴨覓食姿態曼妙。(圖/周俊雄攝)

宜蘭縣礁溪鄉釣鱉池最近來了5隻琵嘴鴨,想要觀賞牠們的特殊嘴喙造型,以及公琵嘴鴨亮麗的繁殖羽,可要把握牠們北返之前的最後機會。

琵嘴鴨又稱為「琵琶鴨」或「湯匙仔」、「鏟土鴨」,身長50公分,比綠頭鴨和花嘴鴨小一點,但比小水鴨還要大一號。琵嘴鴨是台灣度冬雁鴨中,嘴型最特別的一種,遠遠一看,或是飛翔在空中,就可以輕易辨認出來牠大一號的琵型嘴。繁殖期公的琵嘴鴨,頭部和頸部的羽毛暗綠色而有光澤,可不要把牠誤認為綠頭鴨。

琵嘴鴨跟黑面琵鷺類似,都是因為嘴喙外觀很像傳統樂器琵琶,所以名稱都有一個「琵」字。不過,琵嘴鴨屬於雁鴨科,黑面琵鷺則屬於朱鷺科。唯一相同的是,兩者都是台灣的冬候鳥,但琵嘴鴨,屬於台灣普遍冬候鳥。黑面琵鷺則是全球瀕危的野鳥之一,目前只有四千多隻,但超過半數在台灣度冬。

飛臨礁溪鄉釣鱉池的琵嘴鴨。(圖/周俊雄攝)

琵嘴鴨雖是台灣普遍冬候鳥,但是在宜蘭地區仍然比較少見。根據宜蘭縣野鳥學會總幹事陳樹德表示,每年冬季來宜蘭度冬的琵嘴鴨都呈現零星或十幾隻的小群體,今年一月一日,在壯圍宜七線一帶記錄到13隻,不像台灣西南部沿海可以一次發現上百隻群聚,或在水塘集體環繞覓食的畫面。

陳樹德說,現在正是琵嘴鴨和各種冬候鳥即將北返的時節,公的琵嘴鴨繁殖羽毛亮麗,非常漂亮。

琵嘴鴨在礁溪釣鱉池覓食的動作非常有趣,牠們不斷將頭部伸入水中、雙腳和尾部朝天,彷彿在跳水上芭雷,姿態曼妙。

當溫暖的南風吹起,台灣的琵嘴鴨即將飛回夏季繁殖地,那是遙遠的新疆、蒙古、東北北部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在此之前,宜蘭的鳥迷可以趁機好好欣賞這群琵嘴鴨最美麗的風采。(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周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