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佩勳/雲林報導)

雲林縣青年農民聯誼會與大埤鄉舊莊國小合作推動食農教育,以「大埤鄉阿嬤的一生」為主題設計課程,向學生介紹大埤鄉的稻米、酸菜、絲瓜等農產品以及農業發展歷程,幫助孩子深入了解家鄉的文化產業。縣長張麗善今(13)日專程到場參加,聆聽「大埤阿嬤」講述家鄉歷史,並對青年農民聯誼會傳授在地農業知識大加讚賞。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農業大縣,承擔糧食安全、安全農業及食農教育的責任。大埤鄉作為全國稻米、酸菜最大的產地,也是雲林縣青農最多的鄉鎮,感謝青農在忙碌農作中,抽空走出農田,走進校園,為學童帶來農業知識技能,與家鄉農產業故事,讓食農教育向下紮根。

張麗善強調,雲林縣具有豐富的食農教育資源,積極推動產業與文化緊密結合,以產業文化和歷史作為載體,彰顯產地的獨特故事性,讓更多人深入了解雲林的地方文化、歷史背景以及產業的價值,傳達雲林農業的精彩故事,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

雲林縣青農聯誼會前會長謝志坪表示,本次課程由青農扮演「大埤阿嬷」用輕鬆講古方式,介紹酸菜的一生與稻作等農產品耕作方法,同時也安排學生參觀在地農場,親身體驗,讓孩子了解地方產業發展,看見農民的辛苦與尊重自然熱愛土地的精神,以自己的家鄉為榮。

舊庄國小校長許學政表示,教育孩子需要結合社區力量,感謝謝會長及在地青農願意與學校合作,攜手推動食農教育,強化學童們在飲食、環境與教育連結,讓孩子成為愛鄉愛土,懂得感恩的未來公民。

▲縣長張麗善與學童一起上課。(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學童認識酸菜的一生。(圖/雲林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