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亡建碑消失無蹤僅留舊照〔楊基山/翻拍)

從「戰亡建碑園區」、「宜蘭公園」到如今的「中山公園」,剛好走過111年的歲月,隨著時空的演進,其周遭與區內的環境和氛圍,均有極大之變化,佔地面積卻沒有什麼增減,留下的是宜蘭史的一段「秘辛」。

從獻馘碑建設配置圖上,則可發現原本在西側「(宜蘭)公學校」已遷移至南邊,即現今的「中山國小」,當時是台灣人唸的小學,而日本及極少數台灣學童,讀的是「(尋常)小學校」,它最早的位置就在台銀斜對角的宜蘭公園旁。

後來,為興建農田水利組合辦公室,「小學校」遷移至現今宜蘭市公所的位置,直到日本結束統治,日籍學童引揚後,台籍生又併入公學校,該校就自然「暫停」,1946年光復國小在獲准續辦,1954年再遷移至泰山路現址,而延續了這段校史。

台灣光復後,「宜蘭公園」更名為「宜蘭市中山公園」,但民眾比較常稱的應是「宜蘭公園」,而政權交替下,園區內則有了很大的更動,雖然迄今縣內最大的獻馘碑還在,但真正的主人「戰亡建碑」卻消失無蹤,僅留影像可供印證。

從舊照看來,以砲管作為欄杆圍繞的「戰亡建碑」,高聳在水池邊,根據資料顯示,其高6公尺、寬66公分,陳進傳教授等人的回憶,早年園區內確有兩座池塘。1953年有新聞報導指出,紀念碑遭工兵拆除。

總的來說,「戰亡建碑」在宜蘭公園豎立40多年,其始建之於宜蘭河畔的「忠死者之碑」,更為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大型紀念碑,意義深遠,雖然耆老對它的印象不深,但從檔案或圖片中,可以佐證該石碑的歷史軌跡。

只是,命運多舛的「戰亡建碑」,如今不但「屍骨無存」,連1915年戰亡建碑財團法人與宜蘭廳長木松吉久簽訂無償讓與的三項承諾,也無法兌現,即碑石必須永久保存、每年必須弔祭及保持碑體清潔不得有不敬之行為。(圖與文/楊基山,2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