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麥」為源自中亞、蒙古草原一帶的特殊歌唱方式,其喉音唱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圖/自然醒慢活祭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綜合報導

臺東知名的身心靈休閒美學品牌《自然醒慢活祭》首次盛大舉行的國際音療工坊,於8月24日至27日一連四天在臺東圓滿落幕,邀請荷蘭頌缽音療大師Hans de Back和游牧音樂傳習者Unid Huang帶來精彩的聲音療癒體驗。在連續四日的交流活動中,首兩日聚焦於和臺東在地社區交流,分別前往海端鄉崁頂部落及東河鄉都蘭社區,透過布農合音、頌缽、呼麥和即興舞蹈進行精彩的交流互動和即興創作,更特別開放各五個名額,邀請身心靈領域人士現場觀摩。
▲《自然醒慢活祭》透過舉辦「國際音療工坊」國際級專業活動,提供身心靈領域人士深入交流與進階學習,也期待藉由社區交流進行在地療癒人才培力,進一步推廣身心靈休閒美學。(圖/自然醒慢活祭 提供)
「呼麥」為源自中亞、蒙古草原一帶的特殊歌唱方式,其喉音唱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而崁頂部落的布農合音則是第一個向國際發聲的臺灣原住民天籟,其演唱所生的泛音現象和頌缽、呼麥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此次與「崁頂布農古調合音團」的交流,不但成為所有參與者的首次共創體驗,也創造了歷史性的時刻;而即興舞蹈,在身知島工作室的兩位表演藝術家交流下,以肢體與兩位國際講師進行跨領域藝術合創,結合聽覺與視覺的流動,同樣帶來獨特的交流意義。
▲活動聚焦和臺東在地社區交流,都蘭在地表演藝術家以肢體與兩位國際講師進行跨領域藝術合創,結合聽覺與視覺的流動。(圖/自然醒慢活祭 提供)
活動後兩日的「曠野心空療癒音樂會」及「音療工作坊」則在臺東聖母健康農莊舉辦,首日開放大眾報名療癒音樂會,自開放報名起便迅速額滿,讓大家親自感受頌缽音樂與民俗音樂交融的療癒魅力。最後一日則是專業領域人士引頸期盼多時的大師工作坊,上午的呼麥工作坊透過呼吸練習與演唱技巧傳授,讓大家習得此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下午的頌缽作坊則在國際音療大師Hans指導下,進階學習更高層次的頌缽音療藝術與技法。
▲臺東崁頂部落的布農合音是第一個向國際發聲的臺灣原住民天籟,其演唱所生的泛音現象和頌缽、呼麥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圖/自然醒慢活祭 提供)
臺東縣政府社會處表示,《自然醒慢活祭》是臺東慢經濟發展的重要品牌,透過舉辦「國際音療工坊」國際級專業活動,提供身心靈領域人士深入交流與進階學習,也期待藉由社區交流進行在地療癒人才培力,進一步推廣身心靈休閒美學。活動結束後,參與者紛紛表示受益良多,不但增進對音聲療癒的理解,更在全方位的身心靈體驗中獲得紓壓放鬆的愉悅感。
▲《自然醒慢活祭》首次盛大舉行的國際音療工坊,於8月24日至27日一連四天在臺東圓滿落幕。(圖/自然醒慢活祭 提供)
《自然醒慢活祭》將持續推出更多豐富精彩的主題活動,拓展療癒體驗的層次。而原訂8/30至31於鹿野高台登場的「淨心慢旅行:藍月・重生之旅」,因蘇拉颱風來襲,考量活動安全而將延後舉辦,詳細活動資訊請關注「自然醒慢活祭」官方網站及社群平臺,期待更多民眾參與,共同在臺東這片自然寶地中感受身心靈的和諧與療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