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的宣佈,自8月24日起,他們將開始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洋,我國外交部表示,這是一個科學問題,我們尊重專業意見。外交部將與原能委員會的計劃和跨部門會議的意見保持一致,同時也尊重國際原子能機構於今年7月發布的調查評估報告,與日本保持密切的溝通與協調。

福島第一核電站在2011年3月11日遭受大地震和海嘯摧毀,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核災之一。此後,東京電力公司已經收集了134萬噸的廢水,除用於冷卻剩餘、仍帶有高放射性反應的爐水外,這些廢水還包括滲入的地下水和雨水。東京電力表示,這些水已經經過稀釋和過濾,除氚(tritium)外已去除所有放射性物質,而氚的含量遠低於危險水平。現在,這些水將以每天最高50萬升的速度從日本東北海岸排放到大海中。

經過兩年的審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今年7月表示,日本計劃從10多年前海嘯摧毀的福島核電站排放約500個奧運規格游泳池大小的廢水,符合全球安全標準,且對人類和環境的放射性影響微乎其微。然而,鄰近國家仍持懷疑態度,中國已禁止進口包括福島在內的日本10個縣的水產,未列入禁止名單的其他地區水產也需經過核查後方可進口;至於韓國,民間團體強烈反對,但政府表示尊重IAEA的評估。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宣佈,根據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NRA)的計劃,將立即開始向海洋排放廢水,如果天氣和海洋條件不妨礙的話,預計將於8月24日開始排放。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劉永健表示,外交部對此立場一貫是尊重並配合我國原能專業主管機構,即原子能委員會的計劃,以及跨部門會議的意見,將與日本保持緊密的溝通和協調。

我國的專家考察團先前已三次實地考察日本,了解廢水實際排放計劃,同時也尊重國際原子能機構今年7月發布的調查評估報告,「基本上這是個科學問題,我們尊重專業」。

我國原能會表示,為妥善應對日本福島含氚廢水的排放作業,我國已經提前部署,原能會於2020年成立跨部門平台,秉持科學專業監測評估、參照國際標準嚴格監測、確保國民安全與健康等三項原則,執行掌握排放源頭資訊、強化海域和海產輻射監測、建立海洋擴散評估模型與建置資訊公開平台等四項配套措施。

原能會指出,國內已通過原能會、衛福部、農業部、海洋委員會等跨部門合作強化輻射監測,執行海水、漁產、環境生態樣品及日本進口食品的取樣檢測,至今檢測結果均無輻射異常。未來也將持續進行漁產和海水監測,並將監測結果與日本排放前建立的背景資料庫進行比對分析,據以滾動調整監測計畫。

新聞來源:享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