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防範登革熱。(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登革熱疫情升溫,宜蘭縣政府衛生局17日召開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疫情防治小組會議,請各單位落實病媒蚊防治,隨時做好防疫整備,共同防範病媒蚊孳生,遠離登革熱的威脅。

衛生局長徐迺維表示,登革熱傳播媒介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病毒也必須藉由病媒蚊叮咬才能從人傳給人,民眾應多加注意居家環境衛生,「巡、倒、清、刷」清除孳生源的四步驟,是防範登革熱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定期「巡」視周圍環境、「倒」置不用的容器、「清」除廢棄容器及「刷」洗容器內壁清除蟲卵。家中如有水耕之植物,應每週換水及清洗器皿壁面或養魚;室外的盆栽不要放置底盤以避免積水,或塞海綿可以吸取多餘的水份。

另居住於山區的民眾,更需特別注意住家周邊的天然孳生源,例如樹洞及竹洞等,務必用土填滿,避免積水而孳生蚊蟲。另外至登革熱流行地區旅遊或洽公,應做好防蚊措施,出門時宜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福部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的防蚊藥劑,以避免蚊蟲叮咬。縣府也會全體動員,加強各項環境消毒及病媒蚊防治工作,以保護縣民健康。

登革熱防治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瀏覽,也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宜蘭縣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9357011洽詢。

更多衛生保健及防疫相關訊息在https://www.ilshb.gov.tw/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