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1909年的獻馘碑建設圖。(楊基山翻攝)

台灣總督府檔案內的一張「獻馘碑建設配置圖」,解開了宜蘭公園始建的謎底,竟和多年前我發表過的「忠死者之碑」有關,故事說來很長,師大博士生黃文瀚引經據典,擬將這段充滿曲折的史料,發表於下期宜蘭文獻雜誌上,(如果有採用)有興趣者「敬請期待」。

「獻馘碑建設配置圖」繪製於1909年之前,也是宜蘭公園初建不久的模樣,其畫出大家比較陌生的戰亡建碑,及已遷往員山的宜蘭神社,與整建過多回的現況大大不同,當然這和政權更替也有關係,尤其該園區的發展過程,存在一段「民間版」的沿革,卻是鮮為人知。

從明治40年左右所繪製的宜蘭市比例圖中,顯示整座公園區塊仍是一片農田,到了1909年的「獻馘碑建設配置圖」時,其旁的宜蘭神社(1906)及戰亡建碑(1905),已出現在圖內,而相對來說,後者的面積佔據了絕大部份,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因為該碑才是「主人」!!

宜蘭公園內的「戰亡建碑」是在宜蘭廳第三任廳長中田直溫任內興建完成,而倡議這項計畫的是,第一任廳長西鄉菊次郎,但因種種因素(黃博士的文章會說明),卻拖延至1909才大功告成,而該碑最早的名稱為「忠死者之碑」,也就是日本人在台灣的第一座大型紀念碑。

「忠死者之碑」是為了紀念1896年底北部的一場抗日行動中,罹難的88位日籍軍警,原本建在宜蘭河畔,後因洪患而遭沖毀,故有重建之倡議,但為了尋找適合地點或其他因素而延宕多年,直到中田直溫上台後,才選中今之宜蘭公園位置建碑完成,命名為「戰亡建碑園區」。

所謂的「民間版」就是最早該園區屬財團法人所有,也就是由民間募款興建,後來產權以「贈與」方式交由官方,才易名為「宜蘭公園」,乃有後來的宜蘭神社、獻馘碑、公會堂等陸續進駐,成為日本時代宜蘭很重要的聚會場所,只是大比較不清楚此一歷史轉折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贈與過程中,有立下三項「承諾」,結果官方一樣也沒做到,實在很諷刺,這當然和日本投降,而政權嬗遞有關。(圖與文/楊基山,全文2之1,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