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反映食用玉米受損嚴重,縣長張麗善邀集農改場人員現場實勘。(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雲林縣食用玉米受5月梅雨及強風影響,造成植株倒伏及授粉不良脫粒等情形,雲林縣長張麗善8日上午在農業處代理處長蔡耿宇陪同下,與縣議員蔡明水、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人員實勘元長鄉食用玉米受損情形,並傾聽農民心聲;張麗善表示,今日勘查的食用玉米受損確實超過20%,建請中央列入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減少農民負擔。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食用玉米種植面積約2800公頃,主要集中在元長、東勢、土庫及褒忠等鄉鎮,由於不少農民反映食用玉米受損嚴重,縣府今日特地邀請農改場研究員共同會勘,經農改場人員專業判定,確認食用玉米因受雨季影響,導致果穗短小,即使果粒充實,整體產量還是減少超過20%,已達天然災害現金救助的標準。


▲元長、東勢等地食用玉米,受雨季影響生長,果穗明顯短小,經整體評估已達救助標準。(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朴子分場副研究員謝禮臣指出,食用玉米正常的果穗長度不該少於10公分,但今天勘查元長田區的食用玉米果穗明顯偏短,確實有受損狀況。推測主要受損原因係5月份玉米輪生期時,一直不停下雨,影響玉米生長,導致果穗短小。從果穗短損長度來看,損失至少有百分之二十。

張麗善再次呼籲農民,種植農作物如有災損情況,請到當地公所通報,縣府彙整轄內災損後,將邀請改良場所及農糧署組成勘災小組進行災情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