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壩,沖斷台9線馬太鞍溪橋,導致花東縱谷南北交通中斷,往來車輛只能改道193縣道及光豐公路,不僅造成交通壅塞,行車時間也大幅增加。縣議員魏嘉賢因而建議,災害應變中心應徵用台鐵於1981年啟用、目前封存閒置的第一代光復隧道,規劃為臨時應急通道,因應緊急需求。
▲目前封存閒置的第一代光復隧道,花蓮縣議員魏嘉賢建請,規劃為臨時應急通道。(圖片來源:臉書社團-鐵道文化之旅,Vincent Lin 。)
魏嘉賢表示,花蓮醫療資源長期集中在北區,中、南區資源嚴重不足,向來是他關注的議題。早在一年前他就曾在縣議會召開專案會議呼籲縣府正視,並改善隨時處於崩潰邊緣的中、南區醫療量能,但遺憾的是,一年多來未見進展,如今位於中區光復鄉又發生洪災,更凸顯此問題的嚴重性與急迫性。
▲縣議員魏嘉賢持續發動善心單位送愛進光復鄉災區。(圖∕ 魏嘉賢服務處提供)
另,台9線馬太鞍溪橋斷裂,迫使花蓮南北交通改道193縣道及光豐公路,但這些次級道路顯然無法負荷龐大車流,加上路程拉長,通行時間大幅延誤。公路局雖預定於10月15日前完成便橋,但正值防汛期,即使如期完工,仍可能隨時遭暴漲溪水沖毀,這對救護車等緊急車輛通行將形成重大隱憂。
他建議,災害應變中心應向台鐵徵用1981年落成、目前閒置的第一代光復隧道,改建為臨時緊急車輛專用通道,避免救護車等緊急車輛受困車陣、繞道延誤而釀成危害。該隧道位於現行使用的第二代隧道旁,目前仍維持完好封存狀態,他呼籲災害應變中心應責成台鐵及公路局立即評估啟用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