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明賢/綜合報導
9月23日午後,花蓮光復地區突遭強烈風災,暴雨夾帶洪水沖毀橋梁,村落與外界失聯。災情傳來的同時,300 A 複合區議長劉美美獅友立刻啟動緊急應變,展現了「獅吼同心・善行天下」的精神。
當夜間消息傳回時,現場的情況令人鼻酸:道路盡成泥濘,房舍被水淹沒,甚至有家庭痛失至親。救難隊員徹夜不眠,拖著疲憊身軀在黑暗與泥水中搶救同胞。軍人們背著器械,涉過泥濘;志工們一邊清理,一邊安慰無助的災民。這一幕幕,是災難下最真實的人性考驗。

即時行動・熟食先行
災難發生後短短數小時內,劉美美議長立即指派榮譽副議長吳坤佶趕赴第一線,並透過台灣基金會緊急撥款 30 萬元,讓 100 份熱食在當晚就送抵災區,先送到最辛苦的救援大隊手中。雖然橋梁斷裂、道路受阻,但花蓮的獅友們仍不辭辛勞,把一份份熟食和溫暖送到前線,讓疲憊的救難英雄能稍作休息。
「因為橋斷了,災民失聯,我們只能先顧救難人員,等水退了才能進一步救援。」劉議長在指揮中心沉重地說。這份即時行動,不只是物資的供應,更是對所有前線英雄最溫暖的支持。
各界合力・溫情遍布
同時,國軍迅速調派重機械與沐浴車到災區,協助清理與安置;長老教會架設熱食供應站,讓災民和志工得以稍獲安慰;慈濟醫院的醫療團隊則與獅友們討論急救站的設點,以守護災民的健康。
榮譽副議長吳坤佶更是放下身段,與軍人、志工一同投入泥濘清理。他的鞋滿是泥巴,臉上卻依舊帶著堅毅。那是領導者最動人的一刻:不是站在遠方指揮,而是與人民同在、與災民同行。
「這是救難英雄休息的地方,蚊子很多;這裡是受災戶的家,腳根本走不動。」吳副議長拍下的照片,不只是記錄災情,更是提醒我們:還有太多地方需要幫助,還有太多家庭需要溫暖。
國際連線・愛無國界
劉美美議長除即時啟動台灣基金會(LCTF)的緊急救援外,也指示 A5 區總監立刻向國際獅子基金會(LCIF)申請急難救助金。在國際理事的協助下,LCIF 隨即核准撥款 15,000 美金,與台灣的資源共同匯流,為花蓮災區注入希望。
這不僅是金額的支援,更是國際獅子精神的體現:當一方有難,全球伸手援助。
獅子精神・照亮黑夜
有人說,看見滿是泥濘的道路與倒塌的家園,心中會升起絕望;但也有人說,看見一群人無私的身影,會更堅定希望。
這就是國際獅子會的力量。
當災民痛哭時,獅友伸出雙手;當救難隊疲憊時,獅友送上熱食;當社會陷入無助時,基金會即刻撥款、國際資源立刻跟進。這一切,正是「We Serve」最深刻的詮釋。
天佑花蓮,天佑台灣
風雨雖大,但因為有愛,沒有任何力量能摧毀這片土地的希望。
國際獅子會 300 A 複合區將持續與各界攜手,守護災區、陪伴災民,直到重建完成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