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禮德西服)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當「高質感訂製」遭遇快時尚浪潮,當穿搭潮流更重視個性與多用途性,禮德西服正在這樣的交會點上,以工藝與創新為核心,書寫一段既尊重根基又回應新世代需求的文化轉型故事。

創立於1978年的禮德西服,一直以精緻的訂製手工技藝為品牌靈魂。從布料選擇、打版設計、細節車縫到剪裁,每一個環節均靠裁縫師傅的豐富經驗累積而來。多年來,這份對細節與品質的苛求,不僅使禮德在專業場合中獲得客戶信賴,也使品牌能在競爭激烈的服裝市場中維持其獨特性。

禮德在第二代接班人 Heidi 的領導下,看見了市場上一個鮮少被觸及但卻真實存在的需求:女性對西服的需求正在快速上升。許多女性消費者並不滿足於成衣的剪裁與版型,她們期望訂製能反映她們的身形、風格與用途。從正式場合到休閒搭配,從顏色選擇到版型細節,禮德針對這些需求做出調整與設計,讓西服不再局限於傳統正裝的框架。

▲(圖/禮德西服)

「我們希望女性也能訂製自己的西裝,不只是去參加重要場合穿,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穿上,表達自己。」Heidi 曾在採訪中如是說。這樣的策略與教育性推廣搭配,讓消費者更理解訂製流程,知道「為什麼訂製比成衣貴」以及「訂製能帶來哪些獨特價值」。

快時尚對價格與流行敏感,對手工訂製與高工藝而言是挑戰也是機會。禮德選擇了一條「訂製 + 精緻成衣 /配件線」的雙軌發展之路。精緻成衣系列以較低的價格切入市場,讓對訂製尚未熟悉或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也可以感受到品牌風格與質感;而訂製部分則保持高度客製化與工藝深度,以滿足重視細節與自我風格的消費者。

同時,禮德也很重視品牌故事與社群互動:從線上內容(西服知識、版型說明、面料選擇、搭配情境)到實體講座與活動,品牌正在讓訂製西服文化由「似乎遙遠」變得更親近與生活化。

在「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中,「西服研究生」團隊走訪了禮德等西服店,也做了街訪調查。他們發現近 8 成的青年對訂製西服的價格與流程仍不熟悉,有些人甚至將西服僅視為正式場合的裝扮,未將其視為日常穿搭的一部份。這樣的訊息提醒業界:若要吸引新世代,教育與透明度必須加強。

▲(圖/禮德西服)

許多走進禮德西服的顧客,對訂製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專業卻親切」。有女性顧客表示:「第一次量身時,師傅仔細詢問我的需求,連袖長與肩線都調整到我最舒服的狀態,穿上那一刻,真的覺得這件西裝屬於我自己。」也有長年支持禮德的客戶分享:「我從剛出社會到升上管理職,都在這裡做西裝。每一次量身,就像見證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

這份來自顧客的回饋,正是禮德堅持走下去的動力。而在品牌歷程中,禮德更以 全台首創的「石墨烯內裡西裝」,成功拿下總統府制服標案,展現品牌在傳統手工之外,也能以創新材質與技術獲得最高層級的認可。

從一針一線的工藝,到引領市場的創新,禮德西服的故事,不僅是服裝產業的縮影,更是台灣品牌在傳統與現代間找到新可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