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公股銀看衰房市!建築貸款恐緊縮 業界疾呼央行鬆綁3政策   M傳媒

國內兩大公股行庫最新預算書出爐,釋出重要房市訊號!土地銀行與臺灣銀行雙雙預期,在政府各項管控措施持續發酵下,2026年建築貸款將呈現下滑趨勢,房市交易熱度恐進一步降溫。這份來自銀行體系第一線的觀察,為台灣房市前景投下變數。

 

公股行庫看淡房市 土建融業務下滑

根據土銀最新出爐的2026年度預算書,這家國內唯一的不動產專業銀行直言,由於政府陸續實施各項管控措施,已經明顯抑制房市交易熱度,預期該行建築貸款業務將呈下滑態勢。同時,央行不動產貸款政策調整也使民眾購屋轉為審慎,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呈現下跌趨勢。臺銀同樣採取保守策略,明確表示將嚴格控管消費者貸款區域、建築業集團、縣市別土建融業務,並審慎評估土建融案件。兩大公股行庫同步看淡房市,預示著未來一年建築融資環境將更趨緊縮。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 掀起「金龍海嘯」

回顧去年9月19日,央行祭出號稱史上最強打房政策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至今將滿一年,卻意外掀起「金龍海嘯」,導致房市哀鴻遍野。不僅傳出建商、營造廠倒閉潮,更有許多民眾面臨貸不到款的窘境。雖然金管會、央行先後針對首購族、換屋族等貸款條件進行鬆綁,包括新青安貸款不列入《銀行法》72-2條規範,以及給予換屋族出售舊屋的期限由目前一年延長到18個月,但多位金融及不動產業者認為,這些措施對市場挹注有限,效果不如預期。

 

業界期待央行調整政策 三方向受關注

隨著9月18日央行理監事會即將登場,市場對政策調整寄予厚望。不動產專家預測,央行可能從三個方向回應市場需求:

首先,換屋族限貸條件可能進一步鬆綁。

目前央行已宣布換屋先買後賣緩衝期延至18個月,但市場普遍認為應比照重購退稅有2年緩衝期。

其次,銀行放款不動產集中度可望獲得解困。

目前全體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約36.9%,仍高於央行理想的36%以下水準。專家建議央行可鼓勵製造業投入更多資本支出,擴大企業融資放款規模,從而降低不動產集中度。

最後,央行可能考慮降低存款準備率。

過去為緊縮資金,央行二度採取提高存款準備率措施,如今時空環境不同,若降息時機未到,適時降低存準率將可為市場注入更多資金動能。

 

建商壓力稍緩 縣市政府延長建照效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台有14個縣市政府先後宣布建照可以延長2年的情況下,建商、營造廠面臨的壓力已有所緩解。原本央行要求使用購地貸款的建商必須在貸款核發後18個月內動工興建,讓業者壓力很大,如今隨著建照期限延長,受影響程度自然下滑。

 

M觀點 政策轉向關鍵期 市場靜待央行表態

土銀與臺銀的預算書內容,反映了公股行庫對未來房市的謹慎看法。在政府打房政策與市場需求之間如何取得平衡,成為央行面臨的重要課題。9月18日的理監事會議結果,將成為決定2026年房市走向的關鍵指標。業界普遍期待,央行能在維持金融穩定與滿足民眾居住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讓房市能夠健康發展,同時避免過度緊縮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賴傳媒、記者爆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