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老闆轉行蓋樓慘遭法拍!首案淪為爛尾樓 專家揭:這3種建商最危險 M傳媒
以「築夢、逐年跨出新里程碑」為口號的神奇建設,驚傳首件代表作就爆發法拍危機!位於台中北屯區國強街的「國強街181」建案,目前已被法院公告法拍,底價4700萬元,揭露這家從房仲業轉戰建設的新公司,因擴張太快導致資金鏈斷裂的殘酷現實。
建案只完成結構體 毛胚狀態遭法拍
根據法院公告,「國強街181」位於北屯區國強街,原規劃為5層樓、18間套房的收租型產品。但目前建物僅完成RC結構,內部仍是毛胚狀態,完全無法入住。法院公告底價4700萬元,建坪171.2坪、地坪約60坪,折算單價僅28萬元,將於9月23日正式開標。
更棘手的是,根據法院點交紀錄,該案未辦理建物第一次登記,因此拍定後無法逕持移轉證書辦理所有權登記。而且建築執照雖有效至115年11月24日,但尚未申請展延,能否繼續施工、後續補件,全都得由得標人自行處理,增加許多不確定性。
房仲背景轉戰建設 擴張過快釀危機
據了解,神奇建設其實出身房仲業,前幾年積極跨足建設業,更名為神奇營建機構,在官網上展示用心營建的一面。但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負責人不僅過度擴張,作風也相當高調,引起業界不少懷疑。
隨著市場買氣轉趨保守,該公司疑似資金鏈出現問題。業界人士私下直言:「現在市況要做建設業,沒有雄厚資本根本不容易,如果再這麼差下去,不知道還要倒幾家。」這也反映出當前房市調整期,體質不良建商面臨的生存危機。
專家提醒:法拍毛胚屋風險高
寬頻房訊提醒投資人:「該案屬於毛胚+法拍雙重條件,進場必須考慮後續建照效期、行政風險與資金成本。雖然單價不高,但能否吸引買盤,仍待市場驗證。」
這樣的小型個案,對大建商來說太小看不上,對小建商來說現在都自身難保。這樣的個案在市場上有點『雞肋』,若未有更大價差,可能還得進入下一拍才有機會出脫。
建設業門檻高 轉型失敗案例頻傳
這起案例再次凸顯建設業的高門檻特性。近年來有不少房仲業者嘗試向上整合轉型建設業,但成功者寥寥無幾。建設業需要雄厚的資金實力、專業的工程管理能力和風險控管能力,這些都不是單純的房仲銷售經驗所能替代。
市場人士指出,當前房市處於調整期,消費者購屋更加謹慎,建商品質和信譽更受重視。新進建商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和特色,很難在市場上立足。
M觀點 購屋族應慎選建商
神奇建設的法拍案例,給購屋族上了重要一課:選擇建商時不能只看華麗的文案和口號,更要審慎評估建商的財務實力和專業能力。特別是對於預售屋購屋者來說,建商的財務體質更是保障交屋權利的關鍵。對於想要進場法拍市場的投資人,專家建議必須仔細評估後續風險和成本,特別是這種未完成的建案,後續要投入的資金和心力可能遠超預期,最好尋求專業人士協助評估後再決定是否投標。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賴傳媒、記者爆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