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9月9日 /美通社/ —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HKGFA)第八屆年度論壇今日舉行,主題為「探索氣候金融與地緣政治:轉型之策」。本屆論壇作為「香港綠色周」(9月8-12日)的開幕活動,為本周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統籌的可持續發展領域年度盛事揭開序幕。
論壇匯聚了政策制定者、監管機構、和私人機構代表,共同深入探討可持續金融領域的區域合作、創新和解決方案。近1,500名來自香港、中國內地、亞洲及其他地區的與會者親臨現場或以線上方式參與。
今日一連串啟發思維的討論和爐邊談話中,行業專家與可持續金融領域的思想領袖深入探討關稅上升和地緣政治對全球綠色經濟與國際貿易的影響。他們討論了香港在引領亞洲氣候轉型中的關鍵角色與跨境綠色交易機遇。此外,專家亦分享實現「淨零轉型」的實務策略,以及如何應用新興技術和人工智能以實現高效轉型策略。
中國內地及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出席此次論壇並擔任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大紫荊勳賢、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張蓓博士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先生。許正宇局長於下午的論壇上致歡迎辭,重點強調香港的四大核心策略,包括促進市場發展、推動金融創新、提升可持續發展透明度、培養人才和強化數據能力,以打造一個互相協作、高韌性且可持續的未來。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為論壇致開幕辭,闡述了特區政府在綠色轉型方面的政策方向與戰略部署。他表示,除了踐行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推動綠色和轉型金融、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以及動員更多公私營資本支持綠色轉型方面,可為全球作出積極貢獻。
陳司長指出,香港正迅速發展成為綠色科技樞紐,積極吸引世界各地領軍的綠色企業落戶。人工智能在推動綠色轉型方面潛力巨大,香港亦已將其列為重點發展的核心産業,許多人工智能驅動的减碳方案具有規模化的潛力。
陳司長表示:「儘管全球面臨地緣政治挑戰,香港堅定致力於成為全球綠色轉型中可靠的合作夥伴。在可持續金融、科技、人才等多個領域,我們願與各方攜手,將氣候挑戰轉化為機遇。」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馬駿博士表示:「展望未來,香港特區和中國內地均具備優勢,能在帶領亞洲進行氣候轉型方面擔當關鍵角色。香港不僅具備條件,更肩負重任,作爲區域性平臺推動標準制定、政策對話、產品創新和能力建設,特別是針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
馬駿博士同時宣佈試行推出「HKGFA-CASI可持續金融高級研修班」線上課程,旨在支持香港擴大可持续金融領域能力建設與人才培育的使命。通過此項獨特合作,學員可獲取自主進度培訓課程,並掌握全球與區域可持续金融市場的最新動態。
在上午的爐邊談話中,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和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成教授、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張蓓博士、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埃裏克•伯格洛夫博士(Dr. Erik Berglöf),共同探討亞洲在綠色貿易和綠色金融合作方面的機遇、多邊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Multi-jurisdictional Common Ground Taxonomy)的應用,以及自願碳市場的區域互聯關係。
在四場專題討論中,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成員和行業領袖分享了以下見解和實務考量:
- 變遷的全球經濟:關稅與轉型的應對之道:
面對高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的衝擊,能源轉型投資勢頭依然強勁。與會專家分享發行機構應如何處理與轉型相關活動的標籤分類,並提供將「淨零排放」願景付諸實行的具體方式。專家強調,必須採取因地制宜的區域策略,充分考慮當地的背景與動態,尤其在亞洲,企業正採用多元策略以達成2050年後持續邁向淨零的目標。 - 創新融資機制:
為動員私人投資推動亞洲氣候轉型,關鍵在於建立與多邊開發銀行、保險機構、私人機構及慈善組織等的多方合作(即公營、私營、慈善的三方夥伴關係)。然而,這類混合融資架構仍處於起步階段,面臨知識缺口、專業能力不足、缺乏具投資價值的項目等挑戰。政府的支持和整個行業的能力建構,對於將理念付諸實踐至為關鍵。 - 應對綠色供應鏈變革—建構韌性經濟體系:
香港於2025年起實施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SSB S1和S2標準對齊的可持續發展披露要求,強制企業進行氣候相關披露及範圍三供應鏈排放報告,這將推動企業繪製碳排放圖譜、公開數據並與供應商協作降低碳排。企業持續探索創新解決方案以實現氣候目標,例如在建築和交通領域脫碳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綠色鋼鐵。此外,分類標準與可持續金融指引(如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規範)有助遏制漂綠現象,引導投資者將資金投向最具影響力的活動與產業領域。 - 生成式人工智能與綠色科技:催化與推動轉型策略:
與會專家強調,向新興技術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轉型是促進減碳和增強氣候適應力的重要推動力。企業在氣候風險管理、投資者在ESG盡職調查,以及銀行在轉型規劃中均積極採用相關技術。金融機構加速採用創新綠色技術對調動資本和支持公平、高效的轉型至關重要。
今年初,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推出「轉型規劃知識庫」,協助金融機構和企業掌握可靠轉型計劃的核心要素,以提升相關認知與能力。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亦持續致力支持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生態系統的發展,並於論壇上預覽了即將發佈的兩份報告:
一、《推動香港建築節能改造》為由業界主導的研究報告,聚焦於建築翻新議題,並提出促進建築環境減碳的政策建議。報告深入探討擴大翻新規模所面臨的結構性及財務挑戰,回顧本地及海外的相關政策,並就香港市場提出關鍵訴求及建議。
二、《調動可持續金融,逆轉自然資源流失》探討可持續金融在應對生物多樣性流失方面的變革潛力,強調金融機構在推動有利自然的投資中所擔當的關鍵角色。報告透過香港、中國內地及亞洲地區的個案研究,展示可持續金融如何調動私人投資,以填補每年高達7,370億美元的生物多樣性資金缺口。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致力推動全球合作及持份者參與,並獲委任為香港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諮詢小組的共同召集人,帶領市場發展和能力建構,發掘自然融資的潛力。
今年的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年度論壇由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渣打銀行、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穆迪評級、法國外貿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和惠譽常青(Sustainable Fitch)贊助。
關於香港綠色金融協會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於2018年9月正式成立,旨在為香港及其他地區推廣綠色金融和可持續投資發展提供獨特的平台。協會致力於動員公共和私營部門的資源和人才,發展推動綠色金融政策制定,並促進金融機構內部綠色金融業務和產品創新。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主要目標是將香港打造為領先的國際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協會致力於為香港的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能夠參與本地、中國內地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綠色金融交易。這與全球實施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的道路一致。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主要活動由五個工作組組織,分別是銀行 – 轉型融資、產品創新和解決方案、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披露、政策和標準、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以及房地產。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瀏覽 https://www.hkgreenfinance.org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