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房滿週年!代銷仲介營業額慘跌逾四成 租賃市場逆勢成長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實施即將滿一週年,這波被業界稱為「金龍海嘯」的政策調控,對不動產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不動產業總營業額為9,44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14.6%,其中以代銷和仲介業受創最重,營業額分別暴跌44.3%和27.5%,形成鮮明的市場兩極化現象。

 

信用緊縮引發市場冰河期

自去年9月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房市交易量能急速冷凍。數據顯示,預售市場交易量從過去景氣暢旺時單月1.5萬件,萎縮至目前僅約4,000件;而成屋市場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也從單月3萬棟高點,下滑至約2.3萬棟。這種交易量的急遽萎縮,直接衝擊到第一線的銷售端業者。

 

這波信用管制確實達到抑制炒房的效果,但同時也誤傷了自住買盤。銀行放貸趨於保守,不僅利率提高,核貸成數也下降,讓許多原本有購屋意願的民眾選擇觀望。」

 

產業鏈上下游無一倖免

從不動產產業鏈來看,這波調整可說是全面性的。上游的「不動產投資開發」與「土地開發」業,上半年營業額分別年減12.5%和2.4%,顯示開發商在融資難度與成本雙雙提升的情況下,過去積極搶地、推案的熱潮已經消退,轉為更加保守的經營策略。

 

代銷業成為這波調整中受創最重的領域,營業額接近腰斬。甲山林機構總經理張境在表示:「現在市場上幾乎沒有投資客,全靠自住客撐場,但自住客出手謹慎,銷售期拉長很多,代銷業者壓力確實很大。」

 

區域表現差異明顯

從區域市場來看,過去房市熱度較高的台中、新竹縣市,房仲業營業額衰退幅度達30%以上,顯示投資買盤退場對這些地區影響尤深。桃園地區因剛性需求相對穩固,加上房仲業經營型態多元化,年減20%,在七都中衰退幅度最小。

 

值得注意的是,與銷售市場的慘淡形成對比的是,租賃管理相關產業在政策扶持與市場需求旺盛下,營業額仍普遍成長。這種現象反映出在高房價與信用管制的雙重影響下,越來越多民眾從「買」轉向「租」。

 

市場調整期的生存之道

面對這波市場調整,業者紛紛尋求轉型之道。部分房仲業者加強租賃業務比重,有的則拓展海外不動產市場;代銷業者則更注重產品定位與實質需求契合度,減少投資型產品的推案量。

 

M觀點 不動產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必要的調整期

央行信用管制雖然造成短期陣痛,但長期來看有助於市場回歸健康發展。對於業者而言,與其懷念過去的榮景,不如積極轉型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或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在更理性的市場中做出購屋決策。

 

市場永遠在波動中前進,這波調整終將過去,留下的將是更健全的不動產市場生態系。業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新常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不是等待政策鬆綁回到過去的老路。

M傳媒 https://94m.com.tw/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賴傳媒、記者爆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