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賣到滯銷|七都12萬戶待售 銷售率跌破六成 創近年最慘紀錄 M傳媒
台灣預售屋市場正面臨近年最嚴峻的寒冬,根據最新市調數據,六都加新竹縣市今年7月預售屋平均銷售率僅44.26%,較去年9月大幅下滑16.8個百分點。建商為求生計,紛紛祭出低首付等優惠方案,但買氣依舊低迷。自2024年初「金龍風暴」衝擊以來,台灣房市買氣持續探底。最新市調數據顯示,六都加新竹縣市預售屋平均銷售率從去年9月的61%大幅下滑至今年7月的44.26%,跌幅達16.8個百分點。這波寒流全台無一倖免,各地待售量持續堆疊,七都總計約有12萬戶待售中,較去年大增近3萬戶。
區域表現全面下滑 台南市最冷
這波房市冷卻在各區域都留下明顯痕跡。去年表現相對強勁的雙北和桃竹地區,銷售率紛紛重跌超過1成;台南市銷售率更降至37.27%,成為全台買氣最冷的區域。南部地區買方觀望情緒濃厚,高雄市銷售率從52.3%跌至43.02%,下降近9.3個百分點。
待售量的增加更是驚人,新北市和桃園市分別新增6,600和5,700多戶待售物件,顯示個案去化確實陷入停滯狀態。即使建商減少推案量,整體市場賣壓仍在持續累積。
建商求生策略 低首付成萬靈丹?
面對如此低迷的市況,建商紛紛推出各種求生策略。據《住展雜誌》調查,雙北市上半年推出低首付的新案,平均銷售率達41%,較沒有低首付優惠的25.8%高出約6成。低首付案占比也從過去不到2成大幅增加至42.1%。
這些低首付專案甚至出現10萬、15萬元的超低購屋門檻,比買車的門檻還低。搭配公司貸、送家具家電、送裝潢、超長工程期等優惠,建商試圖在價格上妥協來吸引買氣。
個案表現差異大 地段優勢仍是關鍵
雖然整體市場低迷,但仍有部分個案逆勢開出紅盤。台北市大同區「伊寧橋寓」、新北市中和「君奕華品」已公開完銷資訊;「達欣文萃」、「宏道一品」、「蒔嶼」、「大安昕居」、「環泥水澍」等建案也進入銷售倒數階段。
業界分析,這些銷售成功的案例不一定完全歸功於低首付,戶數少、小坪數、知名建商、話題區域等都是助攻因素。相對地,台北市中山、南港,與新北市林口、三重的一些低首付個案,銷況仍然平平,顯示性價比、地段優勢仍是關鍵。
專家觀點與市場展望
中古屋房價開始鬆動,屋主降價求成交,但預售屋單價卻維持高水準,靠各種優惠方案來吸引買氣。他認為,低首付方案雖然有效,但並非萬靈丹,最終還是要回歸產品本身的基本條件。
這波房市低迷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
央行信用管制政策、銀行貸款緊縮,以及國際經濟不確定性。建議購屋者應該更注重物件的實際條件與自身需求,而非短期的價格優惠。
建商推出低首付方案實際上是將壓力往後遞延,購屋者需要仔細計算整個貸款期間的還款壓力。他建議政府應該趁此機會完善社會住宅政策,幫助真正有居住需求的民眾。
預售屋市場正面臨結構性調整,從過去的賣方市場逐步轉向買方市場。
這波調整雖然痛苦,但長期而言有助於市場回歸理性,讓房價與基本面更加契合。
專家建議,在這波市場調整期中,購屋者應該更加謹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選擇適合的進場時機。同時也應該注意,低首付雖然降低了購屋門檻,但後續的還款壓力仍然存在,需要做好長期的財務規劃。M傳媒 https://94m.com.tw/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賴傳媒、記者爆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