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黃昏,空氣裡帶著涼意與乾燥,你是否也感覺胸口微微緊繃?有人說,秋天最容易讓人感到孤單與疲倦,因為大自然正在收斂,人體也隨之收縮。肺,是這個季節裡最敏感的器官。
《黃帝內經》提醒:「秋三月,此謂容平。」意思是秋天要養陰、收斂,避免過度消耗。就像一株樹,在秋天若能保留足夠水分,來年才會長出新芽。忽略了這個道理的人,常常在秋天出現咽喉乾燥、皮膚粗糙,甚至心情低落。
現代醫學的研究也與古代智慧不謀而合。基因檢測顯示,有些人的肺部抗氧化基因較弱,一遇到乾冷環境就容易咳嗽;有些人的血壓調控基因偏差,在秋冬交替時更容易出現血管收縮與頭暈心悸。這些差異提醒我們:秋季養生不是「千人一方」,而是要結合個人體質、飲食與生活習慣,找到屬於自己的調養之道。
在接下來的篇章裡,我們會從節氣與臟腑、藥材與食療、歸經穴位、藥膳餐飲、八段錦運動到基因檢測,一步一步展開,帶你看見秋天的完整養生地圖。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秋風漸起時,依然能穩定呼吸、心安如常。
節氣與臟腑——秋季為何要養肺?
你有沒有發現,一到秋天就容易咳嗽、皮膚乾癢,甚至心情特別低落?這不是巧合。《黃帝內經》說:「秋三月,此謂容平」,秋屬金,與肺相應。秋季自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展開,氣候逐步由熱轉涼、由濕轉燥。當空氣轉乾,肺陰最易受傷,若作息紊亂,燥邪入侵,就會引起呼吸道不適與免疫力下降。現代醫學研究也指出,秋冬交替時,呼吸道疾病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惡化的比例顯著增加,部分與乾冷環境及日照變化對免疫系統的調節有關(註1)。
因此,秋季養生的第一步就是「養肺潤燥」。作息上宜早睡早起,避免過度熬夜,以利肺氣調和。飲食則應避免過辣、過燥,多補充水分與潤肺食材。別小看這樣的調整,它就像給陶壺加上一層細膩的釉色,既能防裂,又能保存內在的溫潤。
藥材與食材——潤燥養陰的秋季良伴
你知道嗎?秋天的乾燥不僅讓皮膚粗糙,還會直接影響呼吸道與免疫功能。這時候,藥食同源的食材就是你最好的養生盟友。傳統上常用沙參、麥冬、百合、枸杞來養陰潤燥,搭配白木耳、梨子、蜂蜜等日常食材,能幫助緩解口乾咽燥與秋咳。《本草綱目》也提到百合有「養陰清肺,安神定志」的功效。
現代研究同樣支持這些飲食策略。例如,一項 2020 年的系統性綜述指出,富含植物多酚與多醣體的食材(如枸杞、白木耳),能增強抗氧化能力並調節免疫功能(註3)。另一項臨床研究發現,梨子中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有助於降低呼吸道發炎反應,對於慢性氣道疾病患者有潛在益處(註4)。
不過要注意,藥膳並非多多益善。例如枸杞過量可能導致眼壓升高,糖尿病患者也要避免過度攝取含糖甜品。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這些潤肺食材以小量、規律的形式出現在日常餐桌。就像調和湯底一樣,適量、均衡,才能真正滋養身心。
歸經與穴位——用經絡平衡秋季能量
你有沒有注意到,秋天一到,咽喉乾、腸胃不順、甚至免疫力下降?這與秋季對應的肺經與大腸經息息相關。肺主一身之氣,大腸為其表裡,兩者在節氣交替中最易受燥邪影響。這時候,簡單的穴位保健就能幫你調整氣機。像是合谷穴(手背虎口)、太淵穴(手腕橫紋旁)能宣通肺氣,緩解咳嗽與呼吸道不適;足三里則能健脾和胃,增強全身氣血循環。
現代研究也證實了這些傳統觀點。一項 2021 年的臨床試驗指出,自我穴位按摩(包括合谷、足三里)能顯著改善免疫功能與生活品質,尤其對於呼吸道疾病患者有幫助(註5)。另一項系統性綜述則指出,經絡與穴位刺激可調節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從而降低發炎反應,提升呼吸健康(註6)。
不過要提醒,若穴位操作過度或方法錯誤,可能造成局部瘀青或疼痛。建議每天花 5 分鐘,輕輕按壓到「痠脹感」即可,就像幫氣血高速公路清除路障,讓能量自然流轉。
藥膳餐飲——把養生放進日常餐桌
你有沒有想過,一碗湯、一杯果汁,就能把養生落實到生活裡?秋季乾燥,藥膳食療正好能潤肺養陰。常見的搭配如銀耳蓮子湯,能滋陰補氣、改善失眠;秋梨膏則緩解咳嗽與喉嚨乾癢;胡蘿蔔蘋果汁富含維生素 A 和抗氧化物,幫助提升免疫力。甚至用桂圓紅棗糕當甜點,也能補血安神,為秋天增添一份甜美。
現代研究指出,銀耳中的多醣體具有免疫調節與抗氧化作用,能保護呼吸道健康(註7)。另一項針對梨類的綜述也發現,梨子中的多酚與黃酮能顯著減少氣道發炎反應,對呼吸道疾病患者具保護效果(註8)。這些科學證據正好呼應了傳統藥膳的智慧。
但要注意,藥膳不宜過度依賴,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過甜的飲品或甜點。最好的方式,就是像調和樂曲一樣,每天讓少量藥膳融入飲食,把「保健」變成一種日常享受。
運動養生——八段錦與秋季調氣
你有沒有發現,秋天一旦運動過度爆汗,反而更容易感冒?這是因為秋屬收斂,不宜過度消耗陽氣。《黃帝內經》提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說明秋天要順應自然,以收攝為主。這時候,八段錦是一種非常適合的運動。像「雙手托天理三焦」有助於氣血流通,「左右開弓似射雕」能伸展胸背、強健呼吸功能,「調理脾胃須單舉」則能促進腸胃運化。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八段錦的益處。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發現,持續 12 週八段錦練習能顯著提升肺功能與免疫力,並降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發炎指標(註9)。另一項系統性綜述指出,八段錦有助於減輕焦慮與改善心肺耐力,尤其適合中高齡族群在季節交替時調整身心狀態(註10)。
不過要注意,八段錦雖然溫和,但仍需循序漸進,避免在寒風強烈或空氣品質不佳的環境下練習。每天清晨或傍晚,選一個空氣清新的時段,花 10–15 分鐘練習,就像為身體上了一層保護膜,讓肺氣更加穩固。
現代科技——基因檢測帶來的客製化養生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一到秋天就常咳嗽,而另一些人卻能安然度過?答案往往藏在基因裡。現代醫學的基因檢測,能評估五臟相關功能,例如肺臟、肝臟與心血管代謝。這些資訊就像一份「個人體質藍圖」,幫助你理解身體在秋季的脆弱點。
特別是肺部相關基因,如抗氧化能力基因(GSTM1, NQO1)與免疫反應基因(IL6, TLR4)。若基因顯示抗氧化能力不足,秋天乾冷的空氣就容易引發呼吸道發炎與慢性咳嗽。這時候,就需要在飲食中增加富含多酚與黏多醣的食材,如梨子、白木耳、枸杞來潤肺抗氧化。
另一個重點是心血管相關基因。像 ACE、AGT、NOS3 等基因與血壓調控有關,若帶有高血壓風險基因,秋涼轉寒時血管收縮,血壓就容易波動;而 MTHFR 基因若功能不足,葉酸代謝差,血管彈性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類人群在秋季應特別注意少鹽飲食,並透過紅棗、菠菜等含葉酸的食材來補足不足。
最新研究指出,基因檢測結合個人化飲食與運動介入,可顯著改善慢性疾病的預防效果,並提升免疫力。另一項綜述也強調,基因營養學(nutrigenomics)能根據基因特徵,建議合適的食材與生活習慣,讓養生不再只是大眾化的建議,而是專屬於你的「量身訂做」計畫。
不過要提醒,基因檢測提供的是風險與傾向,並非「命運」。過度解讀數據,反而容易造成心理壓力。最好的做法是:把它當成參考,結合秋季的養肺藥膳、八段錦運動,形成一套完整的客製化養生方案。這樣,你就能在古老節氣智慧與現代科技的交會點,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康之道。
結論:讓古老智慧遇見現代科技
秋天,是大自然收斂的時刻。《醫學衷中參西錄》有言:「因人制宜,審因論治。」這句話在今天依然有力,提醒我們:每個人都該找到屬於自己的養生之道。
- 生活應用範例:
- 若基因檢測顯示肺部抗氧化能力較弱,每日餐桌可加一碗銀耳蓮子湯,幫助潤肺解燥。
- 若帶有高血壓風險基因,秋涼轉寒時要格外注意血壓變化,選擇低鹽飲食並搭配八段錦練習。
- 深層體悟:
- 很多人只在意外在氣候的變化,卻忽略了體內基因才是決定秋季健康的「底層程式」。
- 更深一層地看,傳統節氣養生與現代基因科技並不衝突,它們共同指出:養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獨一無二。
基因檢測,就像一盞燈,讓你看見自己的體質特徵;節氣智慧,則像一張古老地圖,指引你如何順時而養。當燈光與地圖交會,你才真正能在秋風中找到最適合的道路。
🍂 親愛的你,別害怕季節的變化。只要懂得因人制宜,懂得傾聽身體與自然的節奏,你就能安然度過秋天,並帶著穩定的力量迎向冬日。
👉 請你分享:你最想嘗試的「專屬養生方法」是什麼呢?
《本文將依據最新提問持續更新》
參考文獻
- Li, Y., et al. (2021). Seasonal variation in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8(12), 6543. doi:10.3390/ijerph18126543
- Park, H. J., et al. (2020). Seasonal vari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 nationwide study. Scientific Reports, 10, 9520. doi:10.1038/s41598-020-66285-7
- Li, X., et al. (2020). Health benefit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medicinal plants and fungi: 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Carbohydrate Polymers, 229, 115576. doi:10.1016/j.carbpol.2019.115576
- Du, H., et al. (2021). Pear (Pyrus spp.) polyphenols and their health benefit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Food Chemistry, 343, 128394. doi:10.1016/j.foodchem.2020.128394
- Chao, M. T., et al. (2021). Self-acupressure for symptom managemen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7(4), 306–314. doi:10.1089/acm.2020.0485
- Lee, S. H., et al. (2020). Effects of meridian acupressure on immune fun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52, 102489. doi:10.1016/j.ctim.2020.102489
- Chen, Y., et al. (2020). Polysaccharides from Tremella fuciformis (snow fungus): A review of their health benefi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150, 1155–1165. doi:10.1016/j.ijbiomac.2020.02.045
- Du, H., et al. (2021). Pear (Pyrus spp.) polyphenols and their health benefit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Food Chemistry, 343, 128394. doi:10.1016/j.foodchem.2020.128394
- Liu, X., et al. (2020). Effects of Baduanjin exercise on lung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52, 102524. doi:10.1016/j.ctim.2020.102524
- Zou, L., et al. (2021). The effectiveness of Baduanjin exercise for health benefi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21, 5596189. doi:10.1155/2021/5596189
秋季養生|六大模組比較表
模組 | 目標 / 作用 | 核心做法 | 代表食材 / 藥材 | 穴位 / 運動 | 適合對象 | 注意事項 / 禁忌 | 研究 / 經典(註號) |
---|---|---|---|---|---|---|---|
節氣 × 臟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 順應「收」的節律、養肺潤燥 | 早睡早起、減少爆汗與熬夜;室內保濕、多飲溫水;情緒收斂、慢呼吸 | — | — | 換季易咳、皮膚乾、情緒波動者 | 早晚溫差大,避免清晨空腹重訓;敏感族群出門前先保暖 |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註1)(註2) |
藥材 × 食材 | 潤肺養陰、抗氧化、調免 | 沙參、麥冬、百合、枸杞;白木耳、梨子、蜂蜜小量常態化;溫熱飲食取代冰冷 | 沙參、麥冬、百合、枸杞、白木耳、梨子、蜂蜜 | — | 久咳、喉乾、聲沙、夜眠不安者 | 枸杞勿過量;控糖者留意含糖飲品;藥材過敏者先少量試 | 《本草綱目》百合條;(註3)(註4) |
歸經 × 穴位 | 宣肺理氣、和胃強免 | 每日 5 分鐘按壓:合谷(LI4)、太淵(LU9);腸胃弱加足三里(ST36);可配艾灸 | — | 合谷、太淵、足三里 | 秋咳、鼻過敏、容易疲倦者 | 力道以「痠脹感」為度;皮膚破損或發炎處避免按壓/艾灸 | (註5)(註6) |
藥膳 × 餐飲實作 | 把養生落到餐桌 | 銀耳蓮子湯(晚間小碗)、秋梨膏(喉乾少量含服)、胡蘿蔔蘋果汁(白天飲)、桂圓紅棗小點 | 銀耳、蓮子、梨子、胡蘿蔔、蘋果、桂圓、紅棗 | — | 想以飲食調理者、家人共食者 | 控糖族群減糖;發熱期不宜太滋膩;孕期請諮詢專業 | (註7)(註8) |
運動 × 八段錦(配十二正經) | 以動養收、強肺護心 | 清晨/傍晚 10–15 分鐘: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須單舉;流汗以微汗為度 | — | 八段錦重點式練習 | 中高齡、久坐上班族、換季體力下滑者 | 避免大風、低溫或空汙環境;循序漸進、別硬撐 | (註9)(註10) |
基因檢測 × 客製化 | 精準找弱點、對症佈局 | 肺部基因:GSTM1/NQO1(抗氧化)、IL6/TLR4(免疫)→ 白木耳/梨/多酚; 心血管基因:ACE/AGT/NOS3(血壓)、MTHFR(葉酸)→ 低鹽+綠葉菜+八段錦 | 依基因報告客製食材:白木耳、梨、多酚果蔬、綠葉菜、全穀 | 佐以上述穴位/運動 | 有高血壓家族史、季節性咳喘、代謝風險者 | 檢測為風險/傾向,需合併臨床評估;避免過度解讀 | (註11)(註12) |
註號來源對應:1–2 節氣與呼吸季節變化、3–4 潤肺食材科研、5–6 穴位與免疫之研究、7–8 藥膳(銀耳/梨類多酚)、9–10 八段錦介入、11–12 個人化營養與基因。
// Tooltip:滑入顯示;點擊更強調
(function(){
const ti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oltip’);
let locked = false;
function showTip(evt, content){
if(!content) return;
tip.textContent = content;
tip.classList.add(‘show’);
tip.setAttribute(‘aria-hidden’,’false’);
positionTip(evt);
}
function hideTip(){
if(locked) return; // 點擊鎖定時不隱藏
tip.classList.remove(‘show’);
tip.setAttribute(‘aria-hidden’,’true’);
}
function positionTip(evt){
const pad = 12;
const vw = window.innerWidth;
const vh = window.innerHeight;
const rect = tip.getBoundingClientRect();
let x = evt.clientX + pad;
let y = evt.clientY + pad;
if(x + rect.width + pad > vw) x = vw – rect.width – pad;
if(y + rect.height + pad > vh) y = vh – rect.height – pad;
tip.style.left = x + ‘px’;
tip.style.top = y + ‘px’;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mousemove’, (e)=>{
const td = e.target.closest(‘td[data-tooltip]’);
if(td && !locked){
showTip(e, td.getAttribute(‘data-tooltip’));
}else if(!locked){
hideTip();
}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e)=>{
const td = e.target.closest(‘td[data-tooltip]’);
if(td){
locked = true;
showTip(e, td.getAttribute(‘data-tooltip’));
tip.style.boxShadow = ‘0 10px 26px rgba(0,0,0,.28), 0 0 0 3px rgba(42,157,143,.45)’;
}else{
locked = false;
tip.style.boxShadow = ‘0 10px 22px rgba(0,0,0,.18)’;
hideTip();
}
});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e)=>{ if(!locked) hideTip(); });
window.addEventListener(‘resize’, (e)=>{ if(!locked) hideTip(); });
})();
🧠 常見問題與回覆(FAQ)
問題1:秋季為什麼特別要養肺?
回覆: 秋季氣候由熱轉涼,空氣乾燥,最易耗傷肺陰。《黃帝內經》說:「秋三月,此謂容平」,肺主氣、主皮毛,當肺氣不足,就容易出現咳嗽、皮膚乾癢、鼻敏感等狀況。因此秋天需特別重視潤肺養陰的調養方式,例如攝取白木耳、梨子、百合等食材。
問題2:日常可以怎麼按壓穴位來養肺?
回覆: 你可以每天花 5 分鐘,輕按合谷穴(手背虎口處)與太淵穴(手腕靠近拇指側的脈搏點),這兩個穴位有助於宣肺解表、強化呼吸系統。按壓時感覺到微微痠脹即代表刺激有效。肺弱或常感冒的人,也可搭配艾灸或足三里按摩增強免疫。
問題3:基因檢測可以怎麼應用在秋季養生?
回覆: 基因檢測能幫你找出體質上的「弱點」,例如肺部抗氧化能力較差、心血管風險較高,這些會影響你對季節變化的耐受度。若你檢測結果顯示相關風險高,可以從飲食上加強白木耳、綠葉蔬菜的攝取,並搭配八段錦練習強化體質。養生不再是一體適用,而是因人制宜。
問題4:哪一種秋季藥膳適合全家人一起喝?
回覆: 推薦銀耳蓮子湯,它性平溫潤,適合大多數體質的人飲用。能潤肺養胃、安神助眠。建議晚上喝一小碗即可,若家中有糖尿病患者,可以減糖或改用少量枸杞提味。若要針對喉嚨不適,可考慮自製少糖版本的秋梨膏含服。
問題5:秋季適合做哪一類運動調養?
回覆: 秋天氣候乾冷,不適合過度出汗的劇烈運動,建議選擇八段錦這類柔和導引動作,特別是「雙手托天理三焦」與「開弓似射雕」能幫助氣機疏通、開胸利肺。運動時間以清晨或傍晚為佳,避免空氣汙染或寒風直吹。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共同作者:吃漢營養師-蔡旻堅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