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竹區公園預定地,長年來扮演著社區綠地與嬰幼兒戶外活動空間,卻因都市計畫,面臨變更為住宅區的風險。(圖/小天使家園提供)

記者陳立驌/高雄報導

高雄市路竹區一塊尚未正式開闢的公園預定地「公(兒)17號用地」,長年來默默扮演著社區綠地與嬰幼兒戶外活動空間的重要角色,卻在近期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中,面臨被變更為住宅區的風險,引發在地社福機構與居民深切憂慮。

這片用地鄰近「小天使家園」,該家園為專門照顧0至3歲弱勢嬰幼兒的社福機構,十年來致力於提供不僅限於基本照護的生活環境,更希望讓來自破碎家庭或家庭功能失調的幼兒,能在安心、開放的空間中學習信任與生活。雖然這塊公園用地尚未由市府開闢為正式公園,小天使家園已合法向地主租用多年,並整理為可供嬰幼兒遊戲、活動與戶外教學的場域,也開放周邊社區民眾共用,實質發揮了鄰里公園的功能。

家園創辦人郭亮伶女士表示:「對成年人而言,也許這只是一塊空地,但對我們這群0至3歲的孩子而言,是他們每天接觸陽光與空氣的唯一管道,是他們心靈上的避風港。」

▲該公園用地已是幼兒們,開放的學習空間。(圖/小天使家園提供)

然而,高雄市政府近期進行的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案中,該地卻被列入可能變更為住宅區的規劃,未來若變更通過,不但將失去此地作為安全緩衝與戶外空間的作用,也將讓小天使家園的照護品質面臨極大挑戰,甚至是幼兒權益的嚴重剝奪。

「這是全路竹區800公尺內唯一一塊公園用地,若連這塊也要變成住宅,那孩子們還能去哪裡?」郭亮伶語重心長地說。

長期參與該區都市規劃的黃姓建築師亦指出,該地除了社福用途,原本的公園預定地規劃同時具有重要的都市功能:作為住宅與鄰近加油站之間的安全緩衝帶。他認為此舉若為私人開發讓路,不僅破壞社區整體安全考量,更形同抹煞社會對嬰幼兒最基本的照顧責任。

▲社福工作者、居民聯名發起陳情,盼市府與都市發展局能弱勢兒童們審慎評估。(圖/小天使家園提供)

對此,小天使家園以及多位關心弱勢兒童的社福工作者、居民聯名發起陳情,盼市府與都市發展局能重新審慎評估此案,切勿將都市開發凌駕於嬰幼兒的基本生活權利之上。

「孩子們不能發聲,但他們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郭亮伶強調,這片綠地,不只是現在孩子的活動空間,更關乎下一代的健康與希望。

在高雄推動育兒友善與永續都市發展的今天,這一塊「尚未開發的小小綠地」,究竟應該成為孩童健康權利的堡壘,還是城市擴張的犧牲品?市府的抉擇,將是對城市價值的直接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