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肝炎日」,屏東安泰醫院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及全台30家醫療院所共同舉辦「腹部超音波肝癌篩檢行動」。(圖/安泰醫院提供)

記者陳立驌/屏東報導

為響應7月28日「世界肝炎日」,提升全民對肝病防治的重視,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安泰醫院攜手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及全台30家醫療院所共同舉辦「腹部超音波肝癌篩檢行動」,提供民眾免費的肝、膽、胰、脾、腎等器官檢查,全面守護國人肝臟健康。7月20日吸引大批鄉親踴躍到場參加健檢活動,顯示民眾對健康管理的意識日益提升。安泰醫院也藉此機會同步整合健康中心資源,提供成人健檢與多項癌症篩檢,讓參與者「一次到院,全套檢查做滿做足」。

安泰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教學副院長石志安醫師表示,台灣長期以來深受肝病所苦,肝癌與肝硬化更是國人主要死因之一。腹部超音波檢查具備無痛、無創、檢查迅速等特性,是目前偵測肝臟病灶最實用也最普遍的工具。石志安指出:「不少民眾是年年來報到,成為我們的熟面孔,這種持續關注健康的行動正是肝病防治最關鍵的一步。」

▲立法委員蘇清泉親自到場關心民眾檢查過程。(圖/安泰醫院提供)

此次活動不僅吸引醫療專業人士參與,也有立法委員蘇清泉親自到場關心民眾檢查過程。他強調,台灣屬於B型與C型肝炎盛行區,建議有B、C肝病史的民眾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病灶、爭取治療契機。

蘇清泉進一步說明,各類肝病患者應依病況定期追蹤:若已進入肝硬化階段,應每三個月抽血檢查甲型胎兒蛋白(AFP)與肝細胞發炎指數(AST、ALT),並搭配超音波檢查;若為慢性肝發炎者,每半年追蹤一次為宜;即便是健康的B、C型肝炎帶原者,也應至少每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

他強調:「肝病早期通常沒有症狀,很多人拖到黃疸、腹水才就醫,往往已是中晚期。因此定期健檢不只是建議,更是責任。」

▲醫師呼籲四十歲以上民眾,沒有肝炎病史,也應養成每年一次的肝臟健康檢查。(圖/安泰醫院提供)

此外,醫師也呼籲四十歲以上民眾,即使沒有肝炎病史,也應養成每年一次的肝臟健康檢查習慣。透過這樣的預防性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肝病的發生率,進一步邁向「消除肝病」的公共衛生目標。

世界肝炎日的設立,正是為喚起社會對此「無聲殺手」的警覺。安泰醫院及全台醫療院所透過聯合行動,展現對社區民眾健康的關懷與實質行動。期望在全民齊心下,台灣的肝病防治能持續進步,真正從「國病」之痛走向「全民健康」的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