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傳媒、記者爆料網 金東天/高雄報導】
高雄小港區19日深夜發生一起疑似因停車糾紛引發的惡意衝撞事件,一輛銀色轎車於晚間11時許,在廠橫路倒車連續撞擊一輛停放路邊的休旅車,造成車身與車尾嚴重毀損,事後駕駛肇事逃逸,衝撞聲響與警報聲驚醒不少住戶,一名網友拍下整個過程並上傳至社群平台,盼能協助被害車主蒐證。不料,影片上傳後,警方卻傳訊息給原PO表示「偵查不公開,免生其他事端」。
19日晚間11時許,小港分局漢民派出所接獲通報,調閱監視器後確認是一輛銀色轎車以倒車方式連續衝撞休旅車,警方隨即組成專案小組追查,於20日凌晨1時40分尋獲涉案車輛,3時許在苓雅區一間酒吧內查獲49歲黃姓男子,並依毀損罪嫌移送法辦。據悉,該車位為黃男長期停放處,他當晚發現車位遭占用後情緒失控,開車倒撞停放的車輛洩憤。
事件後續延燒,原因竟是網友在社群張貼影片後,竟收到來自無頭像、不具名、不明英文名稱帳號的私訊,自稱是小港分局警員,要求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將影片刪除,避免「生出其他事端」,甚至連被害車主也傳訊給貼文者,稱警方請託下架影片。此舉引發網友質疑警方意圖限制言論自由。
▲警方利用假頭貼發訊息要求民眾下架影片。(圖/民眾提供)
高雄市警局20日下午強調「偵查不公開」僅適用於具偵查權的機關,對民眾無拘束力,並坦承小港分局處理方式不當,將進行內部檢討。小港分局也指出,傳訊者為漢民派出所所長,並非高層指示,分局長也將自請懲處。
對此,市議員邱于軒批評警方反應過度,「如果我是當事人會覺得莫名其妙」,認為警方應更柔性說明,民眾張貼影片是善意提醒,無意中傷警方或城市形象。議員白喬茵則強調,市民拍攝並分享第一手畫面,有助於治安與公眾知情,警方不該用不明帳號混淆視聽,更不應用模糊法律概念壓制言論自由,「台灣是民主社會,不容許用模糊說法來干預市民揭露不法的權利」。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賴傳媒、記者爆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