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石頭,也能說故事!臺中市立圖書館南屯分館即日起至7月31日,在二樓期刊室展出「銀髮生活達人」郭可遇老師的石雕創作特展。展覽以動物為主題,結合圖書館特色館藏「寵物」,透過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交織藝術、樂齡與生態教育的多元意涵,歡迎大小朋友一同走入童趣十足的石雕世界,細品藝術與生命力的對話。
透過動物彩繪,不僅認識石材種類,也加深對自然生態的了解
中市圖表示,此次展出作品圍繞青蛙、鳥類、豬與貓頭鷹等常見動物,展現雕刻藝術中的生命情感與自然觀察。其中《青蛙抱接》以灰砂岩雕刻出青蛙之間親暱互動的溫柔畫面;《求偶記》則以麥飯石呈現青蛙求偶場景,材質與構圖雖異,卻同樣傳遞出動人的生態氛圍。《貓頭鷹》作品更以挺拔穩健的姿態矗立展場,是觀眾駐足拍照的焦點。
南屯圖書館展出郭可遇老師的石雕創作特展
中市圖指出,今年82歲的郭可遇老師,原為藥師,退休後投身藝術,曾在國立臺灣美術館的美術研習中學習工筆畫法,奠定深厚的美學基礎。自民國87年起向石雕藝術家陳松習藝,融合工筆畫細膩手法與雕刻技法,為大甲溪河床上的石頭賦予新生命。他特別鍾愛青蛙題材,為重現童年耳畔的蛙鳴,親手打造荷花池,復育棲地,成功吸引十多種青蛙棲息。他笑說:從此我又能像小時候一樣,伴著蛙鳴入睡。
郭老師指導民眾將喜愛的動物彩繪於石頭上,創作專屬的藝術紀念品
在展覽期間辦理石頭彩繪體驗活動,由郭老師親自指導帶領大小朋友將喜愛的動物彩繪於石頭上,創作專屬的藝術紀念品。參與的小朋友說:不僅認識了石材種類,還驚訝發現青蛙會脫皮、甚至吃掉自己脫落的表皮補充營養,也加深對自然生態的了解。此外,郭老師長年致力推廣石雕藝術與生態教育,認為創作素材多來自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石頭,不僅能成為藝術載體,更可美化社區,為日常環境注入文化氣息。他也曾自費開課、購置設備,深入校園與社區,實踐藝術向下扎根的理念。
歡迎大小朋友一同走入童趣十足的石雕世界,細品藝術與生命力的對話
南屯分館長期推動樂齡共融與終身學習,並與南屯區樂齡學習中心、財團法人向上文教基金會合作,打造銀髮學習友善場域。此次展覽吸引親子、銀髮與中壯年族群共同參與,呈現藝術、世代與自然的美好交會。歡迎市民朋友把握展期,親臨欣賞這場結合生命故事與藝術能量的石雕特展,更多活動資訊請上臺中市立圖書館南屯分館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antunlib?locale=zh_TW)查詢。
南屯圖書館長期推動樂齡共融與終身學習,打造銀髮學習友善場域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賴傳媒、記者爆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