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千盞燈計畫邁入第23年,持續透過這份社會善意的力量,照亮學子求學之路。(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嘉義市千盞燈」計畫自民國92年開辦至今已經走過23個年頭,幫助無數孩子實現求學夢想。今年度助學金頒贈儀式於今(12)日在市府一樓中庭舉辦,總計有52座寺廟、1間基金會、2間私人團體及4位社會善心人士參與贊助,總金額達到243.7萬元,有76位學生受惠(高中職24位、大專46位、碩士班6位)。典禮中由市長黃敏惠與市議會議長陳姿妏頒發感謝狀予各廟方及贊助單位代表,並為受獎學生頒發助學金,期盼透過社會善意的力量,照亮學子求學之路,鼓勵他們勇敢逐夢、回饋社會。

黃敏惠感性地說,每個孩子背後都有一段努力與堅持的故事,許多來自單親、隔代教養或失親家庭的同學,靠著自己的毅力走到今天,令人動容。「每次聽到孩子們的分享,都讓我非常感動,也更加確信社會的關懷與溫暖,是他們最大的力量。」感謝所有廟方與社會善心人士多年來默默奉獻,讓這盞盞光亮持續照亮每個孩子的成長之路。

黃敏惠說,這次風災讓她更深刻體會「人在困境中,最需要的是陪伴與扶持」,就像嘉義市在災後能迅速動員、獲得中央與友縣市協助一樣,她也鼓勵孩子們在人生的風雨中,不要害怕困難,勇敢走出去,尋求資源與協助。

頒贈儀式中邀請受助學生代表分享心路歷程,林意琇同學自幼由奶奶扶養長大,父親為了撫養家庭、照顧年邁長輩與支應學費長年奔波於各地,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中成長,她深刻體會生活的不易,也更加珍惜每一次學習與向上的機會。目前就讀研究所的她,在課業壓力之餘仍堅持校內工讀,以減輕家中經濟負擔。她感謝「嘉義市千盞燈助學金」的支持,讓她在求學路上備感鼓舞,她也期許自己未來能回饋社會、幫助他人,傳遞這份善意與希望。

就讀於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黃嘉寧同學,幾年前父親因癌症辭世,家庭從此失去經濟支柱,也讓她的生活面臨巨大轉變。家中僅依靠母親做臨時工維持生計,在這樣的條件下,黃嘉寧同學依然懷抱希望,更加努力讀書,盼望有朝一日能以自身專業與實力扭轉家庭處境,減輕母親肩上的負擔。「嘉義市千盞燈助學金」不僅讓她得以繼續學業,也讓母親在生活上多一份喘息的空間,她也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將這份溫暖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民政處長林家緯表示「教育決定人才,人才決定未來」,嘉義市政府重視教育的發展,提供每個學子適性發展的機會。千盞燈更是嘉義市延續23年的優良傳統,更是市府與宗教寺廟攜手合作的典範。自92年開辦迄今累計發出助學金4,293.3萬元,共幫助2,009位孩子走過艱難、奮力向前。千盞燈計畫審查嚴謹,經資料查核、訪查與複審,確保補助能精準到位。更因應環境變遷與就學需求,自113年起納入碩士生補助,以擴大扶助對象。

民政處表示,今年參與千盞燈助學金地52座寺廟包括:真如禪寺、城隍廟、九華山地藏庵、普濟寺、佛光山圓福寺、妙雲蘭若、大天宮、文財殿、三仙宮、先天玉虛宮、嘉義市朝天宮、玉皇宮、保安宮、嘉邑鎮天宮、慈善佛院、南隱宮、太元寺、嘉邑震安宮、圓善寺、大明禪寺、應天宮、光正萬教宮、彌陀禪寺、增光寺、關廂境廟、布街境開基古廟、水得寺觀音佛祖廟、頂安宮、嘉邑北安宮、保安廟、湖內里上帝廟、王靈宮五顯帝廟、嘉邑北門上帝廟、天龍寺、福社宮、龍安宮、仁武宮、天玄宮、開山尊王廟、萬善公廟、鎮南聖神宮、紫微宮、太清宮、伏龍宮、鵬思宮、慈濟宮、嘉邑伏魔北威宮、保生大帝震安宮、埤肚福德宮、先天宮、明郁宮、天恩宮等;此外,盧朝南、陳玉馨、張薰薰、黃阿呅、陳韻曲、張孫淑文、張冠群、張冠齊、愛樂客樂器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私立珼葎音樂祭意短期補習班等善心人士,亦共同以神農聖帝匯名義捐贈助學金;另有嘉義市天后宮附設玉三聖母扶濟慈善會、妙雲教育事務基金會、羅偉瑞先生、盧建志先生、陳敏章先生、蕭羅金蓮女士以個人名義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