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有言:「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
早在千年前,古人便明白,人的健康從不孤立存在,而是與天地自然密不可分。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與意義,正是現代社會重新喚醒這份古老智慧的契機。
1970年,為了呼籲大眾正視環境污染對生命健康的威脅,美國威斯康辛州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發起了第一屆世界地球日(註1)。從此,每年的4月22日,全球超過10億人以各種形式參與這場向地球致敬的行動。

然而,蔡旻堅營養師在專訪中溫和提醒,我們常常只記得要「拯救地球」,卻忘了這份拯救,最終也是對自身健康的守護。

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水中的微塑膠、土壤裡累積的農藥殘留……這些看不見的改變,正悄悄影響著呼吸、免疫、心血管乃至精神健康(註2)。

當環境失衡,人體也難以獨善其身。

今天,就讓我們從蔡營養師溫暖的分享出發,重新拾起「與天地相應」的智慧,找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健康之路。🌱

📚 參考文獻

  • (註1) Earth Day Network. (2020). The History of Earth Day. 來源連結
  • (註2) Schraufnagel, D. E., et al. (2020). Health benefits of air pollution reduction. 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17(5), 630-640. 來源連結

地球日有什麼好玩的?原來背後藏著這些感動

你有想過嗎?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原來是一場連結自然與人心的大型約定。🌎蔡旻堅營養師輕聲笑著回憶,小時候他第一次參加地球日活動,是在一個布滿青草香的校園裡,和同學們一起種下了一棵小樹苗。那一天的陽光特別溫暖,空氣中也彷彿多了一點希望的味道。

其實,世界地球日的由來與意義,不只是一場節日慶典。它起源於1970年,美國威斯康辛州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呼籲全國關注環境污染問題,進而催生了這個全球性運動。如今,全球已有超過193個國家響應,每年超過10億人參與(註1)。而蔡營養師特別提醒,「環境就像我們的家,家亂了,身體也不會安好。」這份連結,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加深遠。

不過,別小看地球日只是種樹、淨灘這麼簡單喔!蔡旻堅笑著分享,有些人一味追求熱鬧活動,卻忽略了行動背後的初衷——為了自己的健康,也為了後代子孫的未來。就像是廚房裡的一鍋好湯,少了耐心與細心,味道終究會變得失衡。

環境不好,身體也會抗議?小細節影響大健康!

你曾經感覺過嗎?明明生活作息正常,卻常常莫名疲倦、頭痛,甚至皮膚乾癢?蔡旻堅營養師溫和提醒,這些小小的不適,往往和我們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

空氣污染、水源污染、土地重金屬累積……這些看不見的威脅,正一點一滴侵蝕著我們的健康。有研究指出,長期暴露於PM2.5細懸浮微粒環境中,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註2)。蔡營養師分享,曾有患者在空污嚴重時,明顯出現過敏、氣喘加劇的情形,證實了環境品質和人體健康的緊密牽連。

不過,別以為只有重污染才有影響喔!像是在家中長時間使用化學清潔劑、塑膠製品過多,也可能慢慢累積毒素,像是無聲的慢性侵蝕。蔡旻堅比喻道:「環境就像一條看不見的河流,你以為只是微微混濁,但喝久了,身體自然會告訴你,它需要一場真正的淨化。」

面對這樣的挑戰,蔡營養師鼓勵大家,從日常小處著手,比如選擇天然清潔用品、多種植綠色植物,都是為自己與家人打造更好環境的開始。

我的健康小祕訣:從吃對、用對、減少浪費開始

你知道嗎?日常的一餐一飲,其實就是守護自己與地球的起點。蔡旻堅營養師分享,自己平常最在意的,不只是吃得營養,還要吃得「有意識」。🌱

他笑著舉例,「我會優先選擇當季、在地的小農蔬果,就像《黃帝內經》提到的‘四時養生’——順應自然,就是最好的保養。」這不僅減少了長途運輸產生的碳足跡,也讓身體攝取到更新鮮純淨的能量。現代研究也指出,地中海型飲食(以蔬果、豆類、橄欖油為主)不僅對心血管有益,也對減少環境負擔有正面影響(註3)。

除了吃得聰明,蔡營養師也特別提醒,「生活中能夠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就減少。」他自己會自備環保袋、餐具,甚至連購物都盡量選擇無包裝或可回收材質。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選擇,長久累積起來,就是對環境與健康的雙重守護。

別小看這些微小改變,它們就像一顆顆撒下的種子,終將在某個晴朗的日子,開出溫柔又堅韌的花。

其實,你每天都能為地球做一點小事

你有沒有想過,守護地球其實一點都不難?🌍蔡旻堅營養師笑著說,「很多人以為環保是大事,但其實,日常的一個小動作,就是最溫柔的力量。」

比如,選擇步行或騎腳踏車取代短程開車,不僅減少碳排放,還能提升心肺功能;隨身攜帶水壺,減少購買瓶裝水的需求,一年下來可以為地球減少數百個塑膠瓶的負擔。研究顯示,僅僅推廣可重複使用的產品,就能有效降低個人塑膠使用量超過30%(註4)。

蔡營養師分享自己的小習慣:「我會在每天早上,泡一壺自己調配的養生茶,既取代瓶裝飲料,也讓身心從一天開始就充滿能量。」這樣的小選擇,就像是一場不聲不響的革命,一點一滴改變世界。

別忘了,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聯,就像樹葉和陽光——微妙卻不可或缺。只要你願意,每天的一個善意行動,都能為這個世界添上一抹更好的顏色。🌱

結論:為地球,也為自己,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守護環境,就像在心中種下一顆小小的種子。🌱
這顆種子,也許微小、也許脆弱,但只要用心灌溉、耐心呵護,終有一天,它會破土而出,長成一棵庇護眾生的參天大樹。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與意義,不只是一場象徵性的活動,更是一份溫柔的叮嚀:你的每一個選擇,都在為未來鋪路。

從選擇一雙步行的鞋、一個可重複使用的水壺,到選購當季、在地的小農蔬果,這些微小的改變,不僅讓地球喘息,也讓你的身體更加純淨有力。

蔡旻堅營養師在專訪中提醒我們,「每一次有意識的生活選擇,其實都是對自己健康與地球未來的溫柔投資。」

就像陽光不曾吝嗇它的溫暖,種子只需相信,就能成長茁壯。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為地球,也為自己,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讓愛與行動,在光與土地之間,悄悄綻放。☀️

【參考文獻】
(註1) Earth Day Network. (2020). The History of Earth Day.

(註2) Schraufnagel, D. E., et al. (2020). Health benefits of air pollution reduction. 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17(5), 630-640.

(註3) Godfray, H. C. J., et al. (2020). A fresh look at sustainable diets. Science, 369(6502), 124-125.

(註4) Xanthos, D., & Walker, T. R. (2020). International policies to reduce plastic marine pollution from single-use plastics (plastic bags and microbeads): A review.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18(1-2), 17-26.

主題 傳統地球日認知 蔡旻堅營養師分享視角
世界地球日的意義 單純環境保護、植樹與淨灘 守護環境,也是守護自身健康
與健康的關聯 少被關注,著重宏觀環境議題 空氣、水源、土壤直接影響人體健康
個人行動的重要性 認為需要大規模集體運動 每一個日常小選擇都是關鍵改變
推薦的日常實踐 參加大型活動,如淨灘或植樹 從飲食、用品選擇做起,種植生活的種子
最終目標 改善地球生態 讓地球與人類共同恢復純淨與活力

📋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1:世界地球日跟我的健康真的有關嗎?

回覆
是的,非常有關!🌱
蔡旻堅營養師提醒,環境中的空氣、水源、土壤污染,會直接影響呼吸、免疫、心血管等健康問題。
就像《黃帝內經》提到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當自然環境失衡,人體也容易出現失調。
守護地球,就是在守護我們自己的呼吸與生命力。

問題2:除了參加地球日活動,我還能做哪些小行動幫助地球?

回覆
不一定要參加大型活動,每天的生活選擇就能改變世界!🌎
蔡營養師建議,可以從日常小地方開始:

  • 儘量步行或騎腳踏車,減少短程開車
  • 攜帶自己的水壺、餐具,減少一次性塑膠
  • 優先選購當季、在地的小農食材
  •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與浪費
    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其實每天都在默默為地球和自己的健康加分。

問題3:如果我住在城市,還能做什麼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回覆
城市生活也可以很「綠」!🌿
你可以在家中或陽台種植植物,如薄荷、蘆薈、常春藤,這些植物有助於淨化空氣。
同時選擇天然清潔劑、減少室內化學產品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
根據現代研究,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有助於降低過敏、氣喘、心肺疾病的風險(註1)。
小小一盆綠意,就是給自己與地球的一份禮物。

問題4:環保飲食是什麼?要怎麼實踐?

回覆
環保飲食,就是選擇對地球友善、也對身體有益的食物方式。🥗
蔡營養師分享,實踐方法很簡單:

  • 多吃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類)
  • 選擇當地、當季生產的食材
  • 減少加工食品與高碳排的肉類攝取
    這不只是飲食習慣的改變,更是「與四時相副、與自然同行」的一種智慧,讓自己與地球一起回歸純粹與健康。

問題5:環保行動這麼小,真的有用嗎?

回覆
別小看自己!🌟
蔡營養師說過:「每一個微小的選擇,都是在為未來播種。」
就像一顆小小的種子,經過時間灌溉,也能長成參天大樹。
你的每一次選擇——不使用塑膠袋、多步行一次、選購綠色產品——都在無形中推動整個世界向更好的方向前進。
只要堅持,每一個小小的改變,終將匯聚成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 參考文獻

  • (註1) Schraufnagel, D. E., et al. (2020). Health benefits of air pollution reduction. 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17(5), 630-640. 來源連結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受訪學者:吃漢營養師-蔡旻堅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