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2025年4月30日 /美通社/ — 資料作為企業營運的核心資產,如何有效利用、管理及保護已成為當代 IT 人員的首要任務。Synology 群暉科技針對近 700 位台灣中大企業 IT 相關人員進行的《2025 年企業資料管理大調查》,揭露了當前企業在資料儲存與保護領域面臨的挑戰與趨勢。
「當前台灣中大型企業 IT 人員的首要任務,是確保資料和服務的安全性和可用性,這與我們在第一線觀察到的現象相同,組織都在思考怎麼樣留存更多資料,並妥善保護它們。」Synology 台灣事業處總經理李乾瑋表示。調查結果不僅映照出企業在資料管理上的困境,更為未來進步方向提供了明確指引。
資料量大增,主要來自備份與長期留存需求
調查顯示,基於資料安全性、管理易用性及存取效率等考量,超過 8 成的台灣企業仍以地端作為資料主要儲存位置。然而,隨著資料量快速成長,無論選擇哪一種儲存位置,都能明顯感受到帶來的成本壓力。
值得留意的是,企業資料量增長的主因,並非源於當前企業如火如荼投入的數位轉型或 AI 應用,而是源自以下兩大主因:
- 資料保護需求:77% 的企業表示,為了保護關鍵服務而產生的備份資料,是 2025 年資料量擴張的來源。
- 長期資料留存:因應法規、客戶要求等因素,需長期保存的資料,成為資料量增長的另一源頭。
李乾瑋提醒,組織需要重新審視資料量的來源為何,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找出正確控制成本的方式。
具備基礎資安意識但仍有缺漏,需積極導入進階保護措施
接著檢視資料保護面向,勒索病毒、硬體故障與人為疏失名列台灣 IT 人員認為最嚴峻的資料安全風險,但令人憂心的是從結果來看,僅不到 10% 的受調者,認為其組織有 100% 的能力抵禦這些危機。
在《2025 年企業資料管理大調查》,就有不少受調者分享真實案例:從遭遇惡意人士攻擊,導致沒做好整機快照備份的伺服器資料全毀;由於權限設置出現疏失,未即時刪除離職同仁帳號,導致離職同仁挾怨刪除重要資料;還有勒索軟體透過釣魚信件入侵公司、繞過安全偵測機制,造成資料損失、系統停滯運作。
李乾瑋指出,當前多數企業都有遭遇資安風險的實際經驗,對於做好資料保護這件事情皆有共識,第一線業務的回報中也能看到,大部分組織都有落實一定程度的備份 3-2-1 原則。然而,當勒索軟體、惡意攻擊持續進化,備份伺服器也暴露於高度風險中的情況之下,企業光是單純做好備份,還不足以放心。
本次調查深入了解資料保護架構中,更能確保備份副本安全性的進階安全機制,發現導入情況仍明顯不足。舉例來說,能有效阻擋惡意攻擊者取得內部權限、保有乾淨資料備份的資料隔離(Air-gap)功能,只有不到 10% 組織導入及運用,可能面臨做好備份、卻無法還原的窘境。李乾瑋建議,挑選及導入資料保護解決方案時,請務必將資料隔離、不可竄改等進階安全機制,一併納入部署的考量之中,才能確保意外發生時完整還原,縮短業務中斷的時間。
同時,Synology 看到組織落實資料保護的過程中,IT 人員同樣面臨實作上的障礙,其中經常碰到的問題在於解決方案不易管理,包含沒有清楚、可一覽所有狀態和任務的儀表板,以及無法輕鬆集中管理多台或跨站點備份伺服器等,都會使得日常的維運,得耗費太多人力及資源,不僅缺乏效率,過多且分散的操作流程,更有機會增加人為疏失的機率。
Synology 建議三大策略,強化儲存效率、安全功能及身分驗證
針對上述這些調查結果,李乾瑋提出三大改善方向,協助企業強化資料管理策略:
1. 提升資料儲存效率
由於備份和長期保存需求的資料,成為企業資料量增長的主因,當 IT 導入資料保護解決方案時,應特別留意其是否能針對各種資料來源,提供最適的資料去重複化與儲存最佳化技術,以有效控制成本並提升效能。
2. 導入進階安全機制
面對嚴峻的勒索軟體威脅,企業需超越基本備份,積極導入資料隔離、不可變機制等進階安全功能。他強調,當有這些機制加持,備份才能視為資料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
3. 強化身份管理與驗證系統
人為疏失是導致資料遺失或損毀的重要因素,企業應在資料管理架構中,導入便於操作與維護的身份驗證機制,並實施嚴格的權限控制,確保即便有惡意攻擊者入侵,也無法輕易拿到關鍵系統或備份伺服器的存取資格。
隨著資料量持續增長及資安威脅日益複雜,台灣企業在資料管理方面的挑戰將更加多元。李乾瑋最後表示,Synology 一直重視客戶的持續營運目標,在 2025 年亦可看到 ActiveProtect 備份專用一體機等企業級產品問世,期待能為台灣企業打造更安全、高效的資料管理環境。
>> 欲尋求最佳解決方案、提升企業資料管理實務?立刻諮詢專家 >> https://sy.to/a0nw5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