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嘴鴴的飛行姿態媲美空軍雷虎特技飛行小組。(圖∕周俊雄攝)

鳥類的世界大多以色彩繽紛的羽毛來炫耀自我,但有一種不普遍冬候鳥~反嘴鴴,只有非黑即白的羽色,儘管色彩單純,卻能同時呈現高貴亮麗和強烈反差的造型。反嘴鴴群體飛行的畫面,可以媲美空軍雷虎特技飛行小組,魅力十足。


▲反嘴鴴非黑即白的羽色,呈現亮麗和強烈反差的造型。(圖∕周俊雄攝)

近日,宜蘭地區水田和池塘分別來了兩群反嘴鴴,總共28隻,有時和大批高蹺鴴混群,吸引許多鳥友的注意和追蹤。鳥友陳天啟醫師聞訊,偕同友人陳永琛、林淑絹及吳楊欽等人趕到現場,躲在蘆葦草叢後方,近距離觀察和拍攝反嘴鴴。

當時因有地方基層選舉當選人謝票車隊經過施放鞭炮,20多隻反嘴鴴突然驚飛而起,不斷在低空盤旋列隊飛行,牠們的體背黑白相間,對比強烈。飛行中的鳥群不時變換隊形,維持好幾分鐘,彷彿在空中展演的雷虎特技飛行小組,場面十分壯觀,鳥友們都大呼過癮!


▲反嘴鴴覓食。(圖∕周俊雄攝)

陳天啟醫師仔細觀察反嘴鴴飛行時,背的兩側、部分覆羽、初級飛羽,共有六條黑色紋路,其餘白色,加上頭頂和後頸也是黑色,尤其鳥群在轉向時,身體和地面呈90度,更可看出非常強烈的黑白相間與對比。

反嘴鴴(Pied Avocet)又名反嘴鷸、反嘴長腳鷸,身長42-45公分,雄鳥全身黑白二色對比分明,長得很像高蹺鴴,同樣屬於長腳鷸科,這一科鳥類全世界有九種,台灣只有反嘴鴴和高蹺鴴這兩種,高蹺鴴體型較小,約35-40公分,有極少數親鳥留在台灣繁殖,反嘴鴴則只屬於冬候鳥。


▲低空盤旋列隊飛行的反嘴鴴。(圖∕周俊雄攝)

反嘴鴴雌雄相似,雄鳥黑色較深,雌鳥黑色較淺,嘴黑色,細長而上翹,長腳藍灰色。長腳適合在淺水濕地、河口、沙洲、水田、魚塭和沼澤群集覓食,也常到水深及腹部的水域,以上翹的嘴喙在水面與稀泥間左右掃動,以觸覺感應獵物,牠們通常捕食魚蝦、水生昆蟲或軟體動物。如果水位過深,反嘴鴴甚至會以倒栽蔥的方式,頭部深入水中賣力地覓食,僅露出尾椎而已,模樣相當可愛。


▲反嘴鴴群飛而至,鳥友們聞訊追拍。(圖∕周俊雄)

反嘴鴴分佈於歐洲、西亞和中亞的溫帶地區,冬季大部分遷徙至非洲或亞洲南部。在中國大陸西北和東北的西部有繁殖,越冬於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普遍易見。

在台灣,反嘴鴴屬於不普遍冬候鳥,在台南、嘉義沿海濕地數量較多,每年在宜蘭地區只有二、三十隻,牠們往往和動輒數百隻或上千隻的高蹺鴴混在一起,但也因為鳥數較為單薄,因而會孤立於高蹺鴴族群的外圍,相對比較容易被鳥友認出來。兩者相互比較,高蹺鴴以「鳥海戰術」的數量取勝,反嘴鴴則是以黑白強烈對比的優雅身影,獲得賞鳥愛好者的另眼看待。(本文作者∕資深媒體工作者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周俊雄博士)